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17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王不久、王嘉楠的远房同族王彦森,不过曾经的大汉琅琊王氏一族早已经分家。
  有第二次黄天归宗,先入大汉龙虎山一支,人间合流后彻底回归龙虎山祖庭的梁霄钧。
  甚至还有出身大宋王朝宋室的贵女柴宁。
  人间合流之后,各方交织在一起,令龙虎山天师府弟子接下来的来源,也变得五花八门起来。
  雷俊对此并无遏制制止之念。
  不论是早年的张静真、方简,还是晚些时候的丘明、辛陆,都会给他们做出榜样。
  倒是另有一人,情形相对特殊。
  少数知情人,都对此颇为关注。
  雷俊知晓后,淡定如故:“将人接回山入道吧。”
  “谨遵掌教法旨。”高功长老柯思成,向雷俊行礼。
  雷俊神情波澜不惊:“夏师兄、夏师姐他们有心了。”
  听雷俊的称谓,柯思成微微松一口气的同时,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信州李氏一族,早已成过眼云烟。
  昔年与李氏走得颇近的夏氏一族,这些年来则改名换姓,低调行事,以至于世人大都已经忘记曾经出过夏博、夏秀山、夏清等天师府高足的这一家。
  当年龙虎山天师府没有开革李红雨,自然也没有开革夏博、夏秀山、夏清等人出门墙。
  “昔年本派同江州林族相争,夏师伯亡故于鄱阳大泽一役,不不管怎么说,都是为公献身。”
  雷俊言道:“昔年公案,牵扯甚广,故而本派上下都低调处置后续事,到如今,尘归尘,土归土,许多事已经没那般要紧。”
  柯思成慨叹:“掌教宽宏,世人所敬仰,夏氏一族那边并无希望回归山门,不开革他们,已经令他们感恩戴德,夏师弟、夏师妹他们只希望能为府里再做些事情,便于愿已足。”
  雷俊:“他们为本派荐才,府里自然是欢迎的。”
  夏秀山、夏清举荐的人才,名叫莫高远。
  莫高远并非夏氏族人改名换姓,而是夏清个人在外行走期间,偶然所遇惊艳天才,故而举荐给龙虎山天师府,希望能拜入天师府门下。
  李红雨之夫夏博,昔年同柯思成的师父姚远来往颇多,交情深厚,柯思成也同夏秀山交情颇好。
  故而柯思成闻讯后,几番思虑下,终于还是来求见雷俊。
  脱离龙虎山天师府,夏秀山、夏清等人终其一生,修为都滞留在中三天、下三天层次。
  对龙虎山天师府这等庞然大物来说,自然是算不得什么。
  但眼下事情,性质却非常特殊。
  李氏一族当初在府中开了恶例。
  自他们殒没已近百年。
  百年时光冲刷下,相关影响终于渐渐淡了。
  尤其是当前龙虎山天师府之盛况,直追汉末大劫以前,已经远非汉末之后可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