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21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昔日高天随来儒林大千世界期间,他其实也跟对方有过数面之缘,大致了解对方同天宫旧属以及连峰的状况。
  复辟上古天宫,重现天条律制。
  具体情形如何,曾经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那边的人间道国和周天道人都已经打了样。
  只要依规,自有上仙帝君关照你修行提升,踏破人天之隔,位列仙班,甚至管你病老。
  但也管你生死。
  违抗上界旨意,轻则除箓打落凡尘。
  重则捆仙绳一绑,斩仙台上见。
  而这一切都依托上古符箓派传承作为基础。
  高天随重同道而轻出身,崇尚志同道合。
  同道者视如手足,即便被困碧落,仍尽量周全王殿臣、余硕、全元起、陈大道诸人,为此甚至耽误自身疗伤,罗思皋、班爽、迟茵、邬泽鸿伤重不治亡于碧落亦被高天随视为憾事。
  高天君即便同异见者交谈,亦平和淡定,温文有礼。
  但看一个人显然要看他怎么做而非怎么说。
  与他道不同者,昔年汉末大劫时不论修为高下,身殒者不计其数,仙逝如降星雨。
  而天宫规条之严苛酷烈,远胜人间无数皇朝。
  上古末年大劫,更是席卷三界,不知令多少名震古今的仙佛凋零。
  高天随欲再现天宫,重订天条,但他无心自己制定天规,亦不允许他人更改天规。
  修订更改,便意味着破例,有一便有二,更可能有私。
  你改一条,我改一条,人人都来改,谈何规矩可言?
  故而在他眼中没有求同存异和中立的观念。
  只有同意与不同意,遵守和不遵守。
  也正因为如此,高天随在汉末将上古大劫倒是学了个十足十。
  对这一点,白湄最有感触。
  她逍遥惯了,无心理会旁人事。
  但于天宫旧属而言,她亦是随时可能变化的变量,影响天宫规条的执行。
  所以,白湄也是敌人。
  只是高天随心中有轻重缓急的判断而已。
  饶是如此,白湄昔年亦卷入汉末大劫。
  好了,问题来了。
  如何界定是否遵守天规?如何才算同道?
  这自不是过家家,走到高天君面前说句我加入便算完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