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2 / 4)
给这些人一个免费住处、回答一下他们的问题, 本就是惠而不费的事情。
而在乡试发榜后,贾琮居然踩着三百个录取名额的边儿中了举。
虽然只是孙山, 但正因如此, 才会让人觉得幸运。
听到报喜人来了后, 贾琮之妻白蔷跟着贾琮一起喜极而泣。
身为读书人家的女儿,白蔷太晓得功名二字有多么难得。
秀才还好,举人、进士,这两者一个比一个难。
在三哥的襄助下,夫君他靠着水磨工夫, 也能熬出一个秀才功名来。
但考举的难度要比考取秀才难很多。
即便有府里与三哥的襄助,即便夫君本人读书时很刻苦, 他也不一定能够考上。
因为举人、进士这种东西,并不是资源多、攻书刻苦、教书的先生好, 就能考中的。
若只靠好资源、好先生就能让人考上举人,那也不会有那么多勋戚豪族出身的子弟一把年纪还待在家里做纨绔, 顶着白身招摇过市了。
所以白蔷才这么激动、这么兴奋。
她不仅仅因为贾琮考中了举人而激动,更因为贾琮踩着线考上的幸运感到欣喜。
贾琮这个名次,很难不让人感到庆幸。
毕竟,他再稍微考得差一点儿,他的名字就不会出现在桂榜上面了。
贾芸却没有贾琮这么幸运。
他并没有考中举人,即便是孙山之位也没有考上。
但贾芸心里不觉得失落。
因为在听到他不想继续考下去的想法后,三叔贾璋特意留下他,问他愿不愿意跟在他身边帮忙,帮他打理生意、铺子的事。
这样的差事,比他之前想过的退路,即在族学当西席先生要好上百倍。
贾芸忙不迭地接下了贾璋的橄榄枝。
他可不是不识好歹的人。
三叔愿意用他,是三叔信任他,他肯定要抓住机会。
在母亲与街坊倪二的建议下,接任新差事的贾芸采买了两盆极好的秋海棠与一些上等冰片,前往荣国府向贾璋致谢。
在前往荣国府的路上,贾芸心中弥漫着对贾璋的感激之情。
见到贾璋后,更是千恩万谢起来。
贾璋并不是很在意贾芸的礼物是否贵重。
他本就是荣国府的少爷,现在官位又不低,还得陛下与师父师祖的看重,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但他很喜欢贾芸的态度,也欣赏他说话好听、做事敞亮的本事。
若贾芸没有这样的本事,即便贾璋想让族人盯着铺子掌柜,他也不一定非得用贾芸。 ↑返回顶部↑
而在乡试发榜后,贾琮居然踩着三百个录取名额的边儿中了举。
虽然只是孙山, 但正因如此, 才会让人觉得幸运。
听到报喜人来了后, 贾琮之妻白蔷跟着贾琮一起喜极而泣。
身为读书人家的女儿,白蔷太晓得功名二字有多么难得。
秀才还好,举人、进士,这两者一个比一个难。
在三哥的襄助下,夫君他靠着水磨工夫, 也能熬出一个秀才功名来。
但考举的难度要比考取秀才难很多。
即便有府里与三哥的襄助,即便夫君本人读书时很刻苦, 他也不一定能够考上。
因为举人、进士这种东西,并不是资源多、攻书刻苦、教书的先生好, 就能考中的。
若只靠好资源、好先生就能让人考上举人,那也不会有那么多勋戚豪族出身的子弟一把年纪还待在家里做纨绔, 顶着白身招摇过市了。
所以白蔷才这么激动、这么兴奋。
她不仅仅因为贾琮考中了举人而激动,更因为贾琮踩着线考上的幸运感到欣喜。
贾琮这个名次,很难不让人感到庆幸。
毕竟,他再稍微考得差一点儿,他的名字就不会出现在桂榜上面了。
贾芸却没有贾琮这么幸运。
他并没有考中举人,即便是孙山之位也没有考上。
但贾芸心里不觉得失落。
因为在听到他不想继续考下去的想法后,三叔贾璋特意留下他,问他愿不愿意跟在他身边帮忙,帮他打理生意、铺子的事。
这样的差事,比他之前想过的退路,即在族学当西席先生要好上百倍。
贾芸忙不迭地接下了贾璋的橄榄枝。
他可不是不识好歹的人。
三叔愿意用他,是三叔信任他,他肯定要抓住机会。
在母亲与街坊倪二的建议下,接任新差事的贾芸采买了两盆极好的秋海棠与一些上等冰片,前往荣国府向贾璋致谢。
在前往荣国府的路上,贾芸心中弥漫着对贾璋的感激之情。
见到贾璋后,更是千恩万谢起来。
贾璋并不是很在意贾芸的礼物是否贵重。
他本就是荣国府的少爷,现在官位又不低,还得陛下与师父师祖的看重,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但他很喜欢贾芸的态度,也欣赏他说话好听、做事敞亮的本事。
若贾芸没有这样的本事,即便贾璋想让族人盯着铺子掌柜,他也不一定非得用贾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