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谁能想到,陛下突然间新设津海行省,又派了经略使大人来推广金米。
  而他们,也得到了一块从天而降的大馅饼……
  虽说这一年来,他们工作繁忙,辛苦至极。
  可他们的辛苦并没有白费。
  若是努力工作,就能换来奖赏的话,那他们愿意天天努力当差,日日经纶世务。
  只可惜朝廷内外,都少有这样的好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称贾璋的到来与金米的政绩,是一块从天而降的大馅饼。
  在收到底下人的汇报,得知官庄金米的亩产量后,贾璋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没脱水的金米,亩产量将近七石。
  那么,在晒干脱水后,金米亩产量大概就是六石出头。
  这个亩产量,与他们从茜香人那里探听到的金米产量相吻合。
  这也意味着,大盛水土是适宜金米生长的。
  贾璋担心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情况,并不会发生在金米身上上……
  这样就很好。
  在贾璋指挥佃农收割官庄的金米、统计金米的平均产量时,津海地方各府县、各卫所,津海地方官员还在统计金米的亩产量。
  听到下属的禀告后,这些地方官员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惊喜之色。
  粮食高产,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多么大的政绩?
  虽然功劳和政绩都是经略使的,但他们这些下属也能搭经略使的顺风车,跟着沾光。
  这种事情,又怎能不让人心生喜悦?
  当官的高兴,老百姓也高兴。
  说句实在话,津海百姓愿意种植金米,只是为了朝廷的免税政策。
  除此之外,还有人是信任贾璋这个文曲星,想要沾贾璋这个文曲星的喜气,这才愿意捧场,种植两亩金米的。
  可在收割金米时,他们就隐隐觉得,金米的产量可能会很高。
  那些过来推广金米良种的官老爷们,好像并没有骗他们这些老百姓。
  而在称重后,这些百姓更是瞪大了双眼。
  金米的亩产量,居然足足有六石之多!
  这个产量,已经是稻麦产量的两三倍了!
  茜香国竟有这样高产的良种?
  怪不得陛下和经略使大人要发兵打茜香人呢!
  原来陛下与经略使他们,这样为他们庶民考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