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2 / 4)
刚才陛下让他推荐津海布政使、按察使与都指挥使的人选,俨然是要撤掉津海经略这一职位了。
他此前的猜测, 完全是正确的。
经略使一职, 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
有唐末藩镇割据的前车之鉴在, 陛下他老人家又怎么可能长期保留经略使的位置、放任地方官员坐大呢?
贾璋一边琢磨这些问题,一边走到了宫门前,在把绍治帝赐下的赏赐交到雪檀手里并吩咐雪檀收好后, 主仆二人才坐上荣府仆役刚送过来的马车回家去了。
贾璋踩着轿凳下车后, 映入他眼帘的就是荣国府门口既让他感到熟悉、又让他无比心安的大石狮子、兽头大门与“敕造荣国府”的匾额。
除此之外, 还有家中弟兄子侄,在门口等候。
他心中一暖, 连忙走上前去。
贾琮、贾兰他们见贾璋过来, 同样趋步上前, 连忙向贾璋问安行礼。
贾璋笑着拉住他们的手,让他们不要多礼,又与贾琮他们说了几句话。
在这之后,贾璋才被兄弟子侄们簇拥着,走进了荣国府的大门。
按照规矩, 贾璋得先把绍治帝升他为工部尚书的旨意供奉在荣禧堂。
所以,贾璋、贾琮他们这些人的第一站, 就是荣国府的正房荣禧堂。
来到荣禧堂后,只见护送黛玉母子三人回府的黄柏已经带着旨意等在荣禧堂门口了。
见贾璋他们过来, 黄柏立刻迎上前来,将把手中的玉轴织金锦绣旨意转交给贾璋。
“三爷, 圣旨在这里。”
贾璋双手接过黄柏手中的旨意,亲自将之供奉到荣禧堂内。
然后,他又与家中兄弟子侄们一起在荣禧堂内供了两炷清香。
做完这些事情后,他们才离开荣禧堂,前往荣庆堂那边,前去给各位长辈请安。
此时荣庆堂内,贾母与贾赦夫妇正在跟黛玉母子三人闲话家常。
他们谈论的事情,无非是黛玉他们一家四口这四年在津海的经历。
所有事情,都只不过是家常小事罢了。
但因为阔别经年,长辈们对他们一家四口的事情很关心。
即便是黛玉和贾璋在经略府官邸里种树养鱼,葵姐儿学说话学走路这些小事,他们都能听得津津有味。
不过,若仔细观察的话,就能看到贾母与贾赦夫妇的眼角都红了。
就在贾璋面见绍治帝时,黛玉他们母子三人回到了荣国府。
在放好行李后,黛玉带着两个孩子来荣庆堂请安。
见到他们后,贾母与贾赦夫妇全都喜极而泣。
贾母搂着黛玉叫玉儿,又让人拿水晶眼镜来,她要好好看看她们玉姐儿的模样。
而贾赦夫妇在受了儿媳与孙子、孙女的礼后,连忙抱起了菱哥儿和葵姐儿,很是亲香了一番。 ↑返回顶部↑
他此前的猜测, 完全是正确的。
经略使一职, 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
有唐末藩镇割据的前车之鉴在, 陛下他老人家又怎么可能长期保留经略使的位置、放任地方官员坐大呢?
贾璋一边琢磨这些问题,一边走到了宫门前,在把绍治帝赐下的赏赐交到雪檀手里并吩咐雪檀收好后, 主仆二人才坐上荣府仆役刚送过来的马车回家去了。
贾璋踩着轿凳下车后, 映入他眼帘的就是荣国府门口既让他感到熟悉、又让他无比心安的大石狮子、兽头大门与“敕造荣国府”的匾额。
除此之外, 还有家中弟兄子侄,在门口等候。
他心中一暖, 连忙走上前去。
贾琮、贾兰他们见贾璋过来, 同样趋步上前, 连忙向贾璋问安行礼。
贾璋笑着拉住他们的手,让他们不要多礼,又与贾琮他们说了几句话。
在这之后,贾璋才被兄弟子侄们簇拥着,走进了荣国府的大门。
按照规矩, 贾璋得先把绍治帝升他为工部尚书的旨意供奉在荣禧堂。
所以,贾璋、贾琮他们这些人的第一站, 就是荣国府的正房荣禧堂。
来到荣禧堂后,只见护送黛玉母子三人回府的黄柏已经带着旨意等在荣禧堂门口了。
见贾璋他们过来, 黄柏立刻迎上前来,将把手中的玉轴织金锦绣旨意转交给贾璋。
“三爷, 圣旨在这里。”
贾璋双手接过黄柏手中的旨意,亲自将之供奉到荣禧堂内。
然后,他又与家中兄弟子侄们一起在荣禧堂内供了两炷清香。
做完这些事情后,他们才离开荣禧堂,前往荣庆堂那边,前去给各位长辈请安。
此时荣庆堂内,贾母与贾赦夫妇正在跟黛玉母子三人闲话家常。
他们谈论的事情,无非是黛玉他们一家四口这四年在津海的经历。
所有事情,都只不过是家常小事罢了。
但因为阔别经年,长辈们对他们一家四口的事情很关心。
即便是黛玉和贾璋在经略府官邸里种树养鱼,葵姐儿学说话学走路这些小事,他们都能听得津津有味。
不过,若仔细观察的话,就能看到贾母与贾赦夫妇的眼角都红了。
就在贾璋面见绍治帝时,黛玉他们母子三人回到了荣国府。
在放好行李后,黛玉带着两个孩子来荣庆堂请安。
见到他们后,贾母与贾赦夫妇全都喜极而泣。
贾母搂着黛玉叫玉儿,又让人拿水晶眼镜来,她要好好看看她们玉姐儿的模样。
而贾赦夫妇在受了儿媳与孙子、孙女的礼后,连忙抱起了菱哥儿和葵姐儿,很是亲香了一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