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28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实际真是这样么?从前面的分析咱们可以看出此次李敬业造反,不过是打着匡复李唐的由头自立为王而已。
  裴炎此言可忽悠不了太后武则天,从古至今哪有不讨自平之说,就算出兵讨伐也不一定能快速平定战乱。
  且此时也有大臣提出,大臣裴炎已经大权在握,要是他没有别的企图,为何要太后还政于皇帝李旦?
  于是太后武则天以造反之名把大臣裴炎压入大牢,谁让他的外甥参与到了这次政变当中。】
  听到这,李显很是迷惑,他已然不知大臣裴炎到底有没有造反之心。
  怎么朝堂之事会如此复杂?!
  【大臣裴炎入狱后,有大臣提裴炎求情,他们都上谏表明裴炎绝对不会造反,就算他们造反,丞相裴炎也不会造反。
  但是武则天却特别笃定,她说他在知道大臣裴炎造反,但是众臣却没有造反之心。】
  “那裴炎真的有造反之心么?”李显在心里嘀咕,其实此时的他已经认定裴炎有造反之心,毕竟他家母后如此笃定。
  李旦一直低头不炎,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原本他就不想放皇帝,听神迹透露出这么多后朝之事,他就更不想当什么皇帝了。
  【咱们先不论大臣裴炎到底想不想造反,这次咱们从武则天的视角,权利者的角度看看他到底该不该死。
  首先李旦登基后,裴炎的阵营迅速转向李旦,并且手中的权利足以和武则天抗衡。
  其次,光宅元年八月,裴炎已然有了逼宫的想法。
  最后,好巧不巧光宅元年九月,李敬业造反的谋臣还是大臣裴炎的外甥,并且面对造反,大臣裴炎并没有要打的意思,反而劝武则天还权。
  补充一点,在为大臣裴炎求情的大臣当中,有一位手握重兵的程务挺。】
  *
  秦
  “大臣裴炎的确必死。”公子扶苏感叹,他把自己代入了武则天的处境,以上位者的角度来看裴炎。
  或许在后世之人眼中大臣裴炎是被武则天害死的忠臣,但是作为帝王角度,他的确是该死。
  试想一下,有那么一位大臣,八月的时候他便有造反指之心,九月的时候他的外甥直接造反,而此时该大臣不但不想抵抗,还开始逼权。
  更可怕的是,他的同盟之中有掌握兵权的同僚支持。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可以说裴炎之死在他打破唐高宗李治构建的权利平衡后已然注定。
  咱们先抛开对武则天女性身份的这一滤镜,单从皇权和臣权角度来看。
  裴炎之死,不过是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失败结局而已。
  武则天只是做了一个君王的常规操作而已。】
  听到这,唐高宗李治的眼神一暗,神迹再次提到了他不想承认的事实,李唐江山的确被武氏所篡,且自己正是罪魁祸首。
  唐高宗李治终于明白后世为何对自己的功绩避而不谈,反而对自己肆意的抹黑后世之人是在怨恨自己放权于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再次看向武则天,眼中已经是毫不掩饰的杀意,两人虽多年夫妻,可是在权利面前连父子都没有,夫妻之情算什么。
  武则天淡然的迎上唐高宗李治带着杀意的眼神,无半分躲避。
  “篡唐江山,陛下可留武家后人。”武则天大大方方问唐高宗李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