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球跑文学里的那个球 第7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次是朱卿月的农产品研发。
  她在农村待了大半年,凭借着自学的农学知识和实践,终于种出了令自己满意的蔬菜。
  而且她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是全程直播的,可以说全网都知道安宁饭店从源头开始提升品质,所以价格上涨的消息出来,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好的农作物是在这片土地上种出来的,朱卿月就干脆跟先锋村达成了合作。
  今年地里种出来的农作物她照单全收,等到明年,她会把自己需要的农作物清单给先锋村,让村民按照她的方法来种,等秋天的时候按照比市场价高三成的价格来收。
  得到这个消息,村子里的人也都很高兴。
  跟企业合作,就意味着收成有了保障。
  接着是朱陶宁,九月到了,她也该去中科大少年班入学了。
  她在农村期间办的补习班非常成功,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这个年纪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习惯。
  在她的带领下,来上她补习班的小朋友们都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只要保持着这些习惯,至少在义务教育阶段内,成绩不会太差。
  还有任北。
  经朱陶宁观察,她认为任北很有天赋,适合走体育这条路。她适当给任北提了些意见,也做了一些规划。
  不过她九月就离开了,以后任北具体要做什么,她也不好多干涉,也只是给了相应的意见而已。
  科大不在海滨城,但朱卿月的公司总部在海滨城,因此从先锋村离开以后,母女俩就得分开了。
  朱卿月有想过给朱陶宁陪读,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两个人继续在一起生活。至于工作的话,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她可以线上办公。
  但是朱陶宁拒绝了。
  线上办公,可以是可以,可到底不如朱卿月亲自在公司坐镇要好。
  现在安宁饭店正处于上升期,正是涨价、扩大规模的时候,厉氏集团还虎视眈眈,绝对不能出差错。
  而且骆远公司的芯片也做了出来,新产品发布,怎么都得她这个老板亲自看着比较好。
  朱陶宁不想朱卿月在这么黄金的时间段为了她做牺牲。
  祝陶宁如此坚持,朱卿月也就尊重了她的想法。
  不过她给朱陶宁在学校附近买了套房子,还雇了一个保姆和一个保镖。
  她重金聘请这两个人,要求她们,不管朱陶宁住在家还是住在学校,都必须每天接送。
  去学校那天,朱卿月请了几天假,亲自送朱陶宁到学校。
  等安顿好女儿的生活,跟老师也打过招呼,她才回到海滨城。
  至此,朱陶宁新一阶段的校园生活终于要开始了。
  朱陶宁在网上的热度不低,网友们也都知道她要入学中科大的事情,入学当天还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不过少年班到底不是多么大众的东西,讨论了没两天,热度也就下去了。
  开学第一天,朱陶宁见到了她的新同学。
  少年班的学生们大多都是高中以上的年纪,偶尔有一两个初中的,就已经是是比较小了。像她这么小的,就只有她自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