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剑刃偏过,划在了她的肩膀上。受惊的马匹扬蹄嘶鸣,冲得阵后战马后退几步。
  火光绵延,照亮了无数道雉堞,黑洞洞的炮口也显露出来。
  龙纛升起,彰示者来者身份。
  书写着齐字的军旗猎猎作响,划破了漆黑的夜。
  秦玅观放下弓,隐在灯火中的眼眸无比幽暗。
  三营将军望见她,面露惊惧。
  身后的军阵更是一片哗然。嗡嗡声犹如潮水,涌入沈长卿的耳朵。
  长剑落下,激起马蹄踏碎的雪污。
  城门洞开,一队青蓝袍制的御林卫策马前来,为首的方十一高举手中的诏旨,高喝传令。
  陛下有令,沈长卿乃是平定沈逆篡位之功臣,勇毅果决,深明大义,周旋于逆贼之间,愤斩贼首。于大功之臣,秉持公心,不当以株连惩之,故恕其无罪,尽矢志报国之能。钦此。崇宁四年辛巳仲冬廿六。
  唇瓣干涩的方十一语调沙哑。
  沈长卿,接旨!
  沈长卿僵直了身,两行清泪划过。
  十一月二十六日秦玅观早在她率兵出发前就写好了这封她渴盼已久的诏旨。
  她望向城楼上的人,视线模糊,她掩面,受了伤的肩头轻颤起来。
  眼泪像血渍一样漫过指间罅隙,染湿了紫袍。
  城楼上,秦玅观的睥睨和黑洞洞的炮口与禁军喷出怒火的眼睛那样,令北境三营的将军无处遁逃。
  他们想要将罪责全部推卸至沈长卿身上,说出的求饶和托词却又无法上达天听,在旁人看来更像是喃喃自语。
  越来越多的身着重甲的禁军从城门涌出,铺开专门对付步骑混合军阵的盾牌与长枪,火铳兵隐于之后,枪口对准前排军士,已作击发姿态。
  再往高处望去,密密麻麻的弓弩兵已经做好准备,只待秦玅观一声令下。
  告诉官兵,不知者无罪。秦玅观说。
  是。传令兵官抱拳。
  皇帝口谕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整个城楼驻军齐声高呼:
  陛下有令,不知者无罪。凡,再有作乱者,杀无赦
  喊声震得战马后退,军士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银刃闪过,方十一拔刀长喝:骑兵收刀下马,步军结成整队,向陛下行礼
  将军看向兵丁,兵丁看向将军,僵持良久,队伍缓缓运作,依照方十一所说的执行了军令。
  跪!
  沈长卿下马时颤得厉害,血渍染满了整个肩头,就连外露的白衬领也不见本色。
  蓦的,马缰为人牵住,腰间也多了一双有力的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