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唐大勇扔了路人,就带着兵卒大摇大摆顺着路走了过去,刚刚到路尾,还真是见到了一座气派的大酒楼,匾额就写了“状元楼”。
  他刚要带人进去,抬眼就看见了门边的一老一少,惊讶的瞪了眼睛……
  唐三奶奶的脸色黑的像锅底,就是罗锅的后背也忍不住拔的笔直,她一边把胖丫头往身后护着,一边骂道,“唐大勇,你还有脸过来?你打算干什么,又要欺负秋霜和孩子们?你简直是个畜生,不对,你畜生都不如。人家畜生还不吃自己孩子呢,你倒好,逮着孤儿寡母就咬着不撒口了,是不是?”
  唐大勇冤枉之极,但更奇怪她们为什么在这里,于是忍着气解释道,“三伯娘,你误会了,我是有公务才过来吃个饭。你和这丫头怎么在这里?也是来吃饭?秋霜呢?”
  可惜,唐老太却不听他这些,认定他来捣乱,已经举着拐棍挣扎下台阶就要打过来。
  “别叫我三伯娘,我们唐氏没有你这样没良心的畜生,就没见过你这样当爹的,畜生不如!我管你来干什么,赶紧滚!再敢惹秋霜和孩子们伤心,我就打死你!到时候我一个老婆子陪命!”
  唐大勇身强体壮,怎么可能被一个老太太打到,但老太太当真气坏了,拐棍抡的飞起,他躲闪的也是狼狈至极。
  周围有路人见如此热闹,都是凑上前指指点点。
  “这是出什么事了?”
  “这老太太好像很生气啊,难道是家里儿子犯错了?
  “瞧着不像啊,打儿子哪有吓死手的?”
  唐大勇自觉丢脸,只能赶紧喊了兵卒快速跑走了,他远远看着老太太进了酒楼,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虽然村里人跟着李秋霜转了一点钱,但也不至于跑来吃大酒楼啊。
  他胡乱买了几个包子塞给两个兵卒,嘱咐他们去打听状元楼的底细,然后自己坐在包子摊,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等着结果。
  没想到包子摊的小贩儿是个健谈的,瞧他盯着状元楼不放,就搭了话头儿。
  “客官,不是我多嘴啊。你是不是也在打状元楼的主意啊,看着人家生意好就眼红?我可好心劝你一句,千万别动心思。那状元楼的东家来头大着呢!
  “先前有人传说,这酒楼的东家是书院的刘院长。我也是最近才听了仔细!
  “那些话都不对,这酒楼东家姓唐,是去年冬日从京都迁徙过来的。家里一个寡妇娘带了三个孩子,日子很不容易。
  “幸好那个寡妇很厉害,琢磨出了豆芽,卖的我们满城都是。最近更是又琢磨出了豆腐,帮助书院招待了瀚海书院来的贵客,就是如今这状元楼也卖这豆腐做的菜,生意才这么红火。”
  唐大勇惊的瞪了眼睛,刚要发问,小贩儿自信猜到了他的心声,抢了话头儿。
  “哎,客官,你是不是要说,这唐家寡妇一定有什么门路,搭上了书院这个大靠山。那你可想错了!
  “人家自己有靠山,而且还是亲儿子。这寡妇的长子是天生的过目不忘,大齐一等一的读书种子,被书院院长破格录取,收做了关门弟子,喜爱的像眼珠子似的,天天带在身边教导呢。
  “人家这孩子也孝顺,把酒楼的干股当拜师礼,孝顺给院长了。所以啊,这酒楼是唐家的,但也是院长的。
  “这城里因为状元楼生意火爆,不知道多少人眼红的睡不着觉,但不是各个都只能憋着,别说动手抢夺,就是嘴上都不敢露出半个字。你也听听劝,该干啥就干啥去吧,可别给自己找不自在!”
  唐大勇惊讶的都顾不得反驳小贩儿了,在他记忆里的大儿子,瘦的像个猴子模样,不是咳嗽的惊天动地,就是缩在炕上不吭声。
  什么时候,这小子有了过目不忘的本领,什么时候就成了读书种子?
  开什么玩笑?
  虽然他也知道李秋霜送这小子去学堂了,但不是为了学会读写,帮忙家里卖豆芽吗?
  还有状元楼,这么大的生意,怎么也要千两银子吧?李秋霜在哪里找来的本钱,卖豆芽这么赚钱吗?
  和离才多久啊,她在唐家堡,在军镇都有房子和生意,如今墨池府也置办了产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