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史监的人首先拿了一个普通的天文问题相问,一行流畅地回答了,其他人跟上,一问一答,一行皆从容应对。
  裹儿初开始还能问几个问题,后面光顾着理解,最后竟然跟不上,与李显一样干瞪眼。
  不过,观众人面色,一行确实在天文方面有自己的造诣。
  李显越听越枯燥,差点打起瞌睡,终于挨完问答,朝裹儿看了一眼,只见她微微颔首,便说:“果然是才俊之士,就留在太史监做个太史丞吧。”
  只是一行却拒绝了,“贫僧本是方外之人,岂能担任朝廷官职?朝中贤才毕至,贫僧不过是乡野小僧,不敢担如此大事。”
  李显愣了一下,笑说:“也是了。只是现行历法偏差渐大,历法关系农事,非同小可,还望一行师傅以天下苍生为念,勿要推辞。”
  一行俯身道:“贫僧不敢当陛下此话。陛下不嫌贫僧学问浅薄,但凭差遣。只是贫僧乃方外之人,不敢担任官职,望陛下成全。”
  李显对这位师傅的印象更好了,便笑说:“一行师傅一心向佛,朕岂能勉强。不如这样,还是由你主持修历一事,就暂任个知太史监事。出家人身无余才,朕再赐你一座宅院。”
  一行道过谢,李显便让众人散了,留下裹儿,问:“这人说的真吗?”
  裹儿回道:“真不真,我不通天文,不好判断,但其他几人倒是对他服气地很。”
  李显点头道:“这样啊,有时间我让他来给我讲讲佛法。”李显新一年的日子十分悠闲,但有时难免无聊,偶尔听听佛法道法打发时间。
  正在李显和裹儿考校一行时,宇文融正在面见吏部尚书宋璟。宋璟对宇文融的精明能干十分满意,想要留下他,无奈宋璟坚持要人,不肯松口。
  这样的理财之臣合该进户部,去吏部能做什么?于是,宇文融从微末小吏成为掌握实权的户部员外郎。
  付出的一切得到了汇报,他将会走得更高更远,宇文融如是想道。
  赶在黄河结冰前,蒲津渡浮桥终于修建好了,重新通行。铁牛和引牛人隔河对望,听着滔滔的黄河水声,迎接百年雨霜风雨。
  李显对参与修桥的众人各有赏赐,越级擢拔工匠为官,又在裹儿的建议下,对做出卓越贡献的几名工匠赐了一枚御笔亲写的“大唐匠心”金牌。
  一行等人也奔赴四方,测量数据,为新的历法做准备。现在的大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又是一年,裹儿不觉得岁月流逝,但植儿从牙牙学语的婴孩,早已变成了青葱少年。
  裹儿从皇宫回到家中,还未进主院,就听到一阵银铃般的笑声,紧走几步,进了院子,只见玉雪可爱的小姑娘正追着俊秀的少年跑着玩。
  荣娘见她进来,跑来抱住她的腿,稚嫩的声音仿佛琥珀色的蜂蜜,告状:“阿娘,阿兄欺负我。”
  植儿拱手行礼说:“阿娘。”崇训和裹儿都是容貌出众之人,植儿更是取两人的优点,长得俊秀绝伦,更难得他性情沉稳。
  裹儿抱起荣娘,低头对植儿说:“今日这么早就回来了?”
  植儿还未说话,荣娘就搬着裹儿的头,在她怀里如扭股糖似的扭来扭去,撒娇说:“阿娘,我不要去上学,不要去上学……”
  植儿解释说:“学院新学年开始招生,阿耶带妹妹去学院感受一下。妹妹不乐意,阿耶就带她回来了,说明年再去上学,我无事也一起回来了。”
  裹儿一面抱着她往里走,一面说:“原来如此。你为什么不喜欢去上学?学院里有很多小娘子小郎君和你一起玩。”
  荣娘说:“不要去,家里也有很多小娘子小郎君陪我一起玩。”
  裹儿抱着女儿坐到榻上,让植儿对面坐了,又命人请来驸马。
  荣娘还在撒娇不想去上学,不想离开阿耶阿娘,缠得裹儿无可奈何地苦笑,对她说:“你阿兄像你这么大早就开蒙了,你怎么还一味儿憨玩?”
  正说着,忽然崇训过来了,见一双儿女,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植儿一见他进来,就站起来。崇训在植儿刚才的位置坐下,叙温寒。
  一家四口吃过饭,荣娘突然说了一句:“阿耶,你留下好不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