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第9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薛姨妈没对任何人说这件事,宝钗也不知道母亲动过什么心思,倒是不用因此伤心难过了。
  只贾璋听红杏禀报过,说薛家的丫鬟过来打听过他的喜好。
  不过院子里头的人都很规矩,没有泄露任何消息出去。
  只一个外头跑腿的小丫鬟不老实,已经被撵出去了。
  贾璋听了后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
  薛家对他来说,本就是不重要的人与事,所以他完全没必要继续追问下去,省得惹出来什么风言风语。
  林妹妹和二妹妹和那位薛家姑娘的关系也还不错,他既然没有损失,也就没必要落人家的面子。
  转眼间殿试结束了,乾元帝点了苏州解元乔濛为状元,封他为翰林院修撰,下旨举办琼林宴,允三鼎甲打马游街,新科进士回乡探亲,全其锦衣夸耀之志。
  在三鼎甲打马游街、新科进士们参加琼林宴完后,赵家二爷的大好头颅也在菜市口落地了。
  想来,那血书陈冤的孙恒也能够含笑九泉了。
  只赵贵嫔一人哭得死去活来的,奈何乾元帝如今身体不好,根本没心情欣赏爱妃梨花带雨的美感,反倒是觉得赵贵嫔哭丧晦气,又罚了她三个月俸禄解气。
  甄贵妃都快要被笑死了,当初齐王被刺,赵氏没少找她麻烦。如今风水轮流转,赵贤妃她终于落魄了。
  哦,不对,赵氏如今已经不是贤妃了。
  她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的贵嫔而已。
  想到这里,甄贵妃立刻来了精神。
  她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跑到了赵贵嫔宫里好生欣赏了一番赵贵嫔给她下跪行礼的模样,这才欢欢喜喜地离开了。
  殿试结束了,赵家二爷也死了,国子监举监考试的时间也到了。
  盛朝很重视太学,所以国子监的学风还是很正的。
  而那些举监入学的考生,更是会被被编到天字班里。
  国子监天字班会针对会试开办课程,会邀请翰林、宿儒、国子监祭酒、国子监司业等人过来讲座,甚至还有去朝廷衙门历事的机会。
  这样的条件,是外头那些声名远扬的书院都难以比肩的。
  因为这些原因,国子监天字班对贾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即便叶士高不是国子监祭酒,即便没有结交人脉之意,贾璋也会在乡试过后参加举监考试的。
  至于通过贾赦名下的监生名额去国子监读书却不是什么好选择。
  荫监的教学质量与举监有这云泥之隔,去那里上学还不如在家里跟着蒋先生念书呢。
  不过,拥有参加举监考试资格的人并不是很多,只有乡试头名解元,第二名到第十名亚元,以及会试落第且名次靠前、然后被人推荐过来参加举监考试的落第举人才能过来参考。
  因为这些原因,举监考试的难度并不是很高。
  毕竟考生本就有真才实学,国子监的教学资源又很充裕,就算把所有考生都收下,国子监也能教得过来,所以这入学举子当然多多益善了。
  若非如此,贾璋在参加举监考试前也不会还有心思放松了。
  去参加举监考试时,贾璋也没让人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