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第14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礼官把贾璋的墨卷送到了御前。
  本来按规矩是各位阁老和考官们先评阅,然后再交给皇帝审阅的,但是绍治帝开口道:“拿过来给朕看看。”
  杨宗祯心里一喜,而绍治帝在接过礼官捧过来的文章后,直接吩咐陆英道:“磨朱墨吧。”
  陆英挽起袖子磨好丹砂墨,绍治帝提笔在卷头写下一甲第一名五个大字:“小贾状元三元及第,也是你们在上皇一朝教化有方的功劳。”
  “朕有心成全这场佳话,不知各位阁老意下如何?”
  第114章 金銮唱名状元金花,御街夸官打马观花
  在绍治帝把太上皇抬出来后, 众位阁老与殿试众考官就看清楚他要把贾璋定为状元的决心了。
  是啊!三元及第固然是上皇一朝君臣教化有方的功绩,又何尝不昭示着绍治帝的天命所归?
  整个盛朝除了穆阁老外就没有第二个三元及第的状元郎,绍治帝甫一登基, 就有如此人才入天家之觳,这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
  尤其是绍治帝已经落下朱批了, 就算对此事心存异议, 也不能喊出来打绍治帝的脸。
  除了太上皇, 谁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让新帝收回自己的决议?
  周东野心里都有些酸了。
  他不嫉妒太上皇抬举杨宗祯和张泰维,因为他和李汲当年就是像杨宗祯他们现在这样被捧起来的。他不懊恼太上皇给他谱写的末路悲歌,因为当他选择用良心换取权力的那一天, 他就已经想好了自己的结局。
  能在太上皇在世的时候被新帝斗倒也挺好的, 至少有上皇在, 他们周家的结局还不会太过凄惨。
  但他嫉妒杨门的人才济济,叶士高、沈四象等中年骨干也就不说了, 就说贾茂行吧!
  三元及第, 这是多么难得的文名?
  有了这样的清贵名声, 贾茂行在实学学派里的地位必然会得到很大的跃升。就连杨门在争夺实学学派的话语权时都会增加更多底气了。
  而且贾茂行本人的能力他是知道的。
  内阁中书的事务是何等的冗杂?但贾茂行在他师祖的操作下代值内阁时却能把所有事情都处置得井井有条。要知道那时候贾茂行才十五啊。
  如今又过去两年了,他只会比两年前做得还要好……
  而这就是让周东野酸的第二点了,贾璋太年轻了,他今年不过十七岁,就算绍治帝在殿试后忘了他, 他熬过两任转迁时也不过二十三岁。
  二十三岁,周东野头疼地想, 他那个生来要账的儿子在二十三岁时连举人都不是呢。
  这么年轻,这么生机勃勃, 就算是熬也能把他们今天与坐的这些人全都熬走。
  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
  杨门后继有人了。
  只要贾璋稳稳当当地走下去, 杨门至少还能在朝堂上活跃四五十年……
  李汲的心态向来不如周东野好,自然比周东野还要酸。
  但他知道,他这块磨刀石可以得罪新帝,但不能真把新帝得罪死了,否则他只会死无葬身之地。
  而张泰维他与杨宗祯同为上皇指给新帝的理政大臣,在周、李二人不倒下之前,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是不会恶化的。
  因此他就算是酸,也得露出与有荣焉的微笑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