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2 / 3)
方从榻上起身的郎君,见着他们的背影忙招呼到,又被身后之人抱上了榻。
也不知龚娘子如何探得,此处为太监们出宫,最喜光顾之地,竟还真让她在里头寻到了个肯出钱的大太监,赚了五十两,鬼鬼祟祟地走出了阆珺馆。
只过了几条街,行至一处窄巷时,就被高府护卫和赵妈妈堵住。
报了接生的物价,赵妈妈勉为其难收下了她五十两的红封,还补了她半吊手镯钱。
怕换孩子的事情败露,而被富贵老爷报复,龚娘子不住磕头求饶,赵妈妈未再同给她掰扯,只离去前留下一句叹息:
“你肚儿里的孩子,果真成了阉人命。”
而守了阆珺馆一宿的长孙无忌,终是在破晓之际,等到了抱着婴孩出来的大太监。
第74章
“阿娘,我回来了。”
大太监抱着婴孩,进了处窄巷,对着巷子口打水的老妇人喊道。
老妇人鬓角斑白,发丝却整齐盘起,堆成平顶式,插了支如意形银钗,瞧着很是和蔼。
“这是谁家孩子?”
见大儿回来了,一手抱着婴孩,一手还抢过她手上的水桶,老妇人忙乐呵将酣睡的小娃接过,抱入怀中,轻声问道。
“日后就是我们家孩子了!”
瞧着娘亲小心翼翼抱着婴孩轻晃,很是疼爱的模样,大太监眼中落下愧疚。
“又在瞎想甚?你是家中大功臣,不然你弟妹早饿死了,现这般习性也不是你愿意的,我们知你心头苦,这孩子我们定帮你好生养着,日后有个人养老送终。”
老妇人温声细语地说着,语气却格外坚定,还腾出手拍了拍大太监的背,揽着他往院子深处走去。
尾随大太监的长孙无忌,待他们进屋后,方跟了过来,翻进院子中。
老妇人正生火欲熬米汤,还给了大太监一吊钱,让他去买罐羊奶回来。
“阿娘,我还有些银子的。”大太监将阿娘的钱推了回去,闷声道。
“月月都往家中寄钱,还要去那些地方奉承老太监,今个又带回这般乖的娃,你还剩几个子?宫中处处要走
人情,你留着罢!”
老妇人心疼地摸了摸大太监窄小的肩,攘了他出去,待听着他的关门声,方坐在灶台的交杌上,抹了抹泪。
听罢他们的对话,长孙无忌翻出来小院,又找通事舍人打听了一番。
大太监一家,是开皇十四年,关中闹旱灾时,举家逃荒来长安城。
途中,他的阿耶为了帮他们抢食而亡,只剩寡母领着六岁的他、二岁的弟弟和刚出生的胞妹磕磕绊绊到了长安。
但满眼富贵的长安城,无他们孤儿寡母的落脚之地,他们只好暂居在破庙,日日被其余难民乞儿们奚落欺辱。
正巧,为解决长安城涌入的诸多难民,隋文帝大开宫门,广招丫鬟太监,他便瞒着寡母报了名,只身投入水深火热中,用俸禄给寡母和弟妹赁了处宅子。
这些年,他走得如履薄冰,却终是闯出了名堂,成了宫中负责采买的大太监,还时不时就能出宫探亲。
采买油水多,他甚至将这处小院给老母买了下来,但他捞钱却很有分寸,还颇懂人情世故,日日小意捧着提拔他的老太监,就怕一不小心就怕丢了性命,无法供养老母和弟妹。 ↑返回顶部↑
也不知龚娘子如何探得,此处为太监们出宫,最喜光顾之地,竟还真让她在里头寻到了个肯出钱的大太监,赚了五十两,鬼鬼祟祟地走出了阆珺馆。
只过了几条街,行至一处窄巷时,就被高府护卫和赵妈妈堵住。
报了接生的物价,赵妈妈勉为其难收下了她五十两的红封,还补了她半吊手镯钱。
怕换孩子的事情败露,而被富贵老爷报复,龚娘子不住磕头求饶,赵妈妈未再同给她掰扯,只离去前留下一句叹息:
“你肚儿里的孩子,果真成了阉人命。”
而守了阆珺馆一宿的长孙无忌,终是在破晓之际,等到了抱着婴孩出来的大太监。
第74章
“阿娘,我回来了。”
大太监抱着婴孩,进了处窄巷,对着巷子口打水的老妇人喊道。
老妇人鬓角斑白,发丝却整齐盘起,堆成平顶式,插了支如意形银钗,瞧着很是和蔼。
“这是谁家孩子?”
见大儿回来了,一手抱着婴孩,一手还抢过她手上的水桶,老妇人忙乐呵将酣睡的小娃接过,抱入怀中,轻声问道。
“日后就是我们家孩子了!”
瞧着娘亲小心翼翼抱着婴孩轻晃,很是疼爱的模样,大太监眼中落下愧疚。
“又在瞎想甚?你是家中大功臣,不然你弟妹早饿死了,现这般习性也不是你愿意的,我们知你心头苦,这孩子我们定帮你好生养着,日后有个人养老送终。”
老妇人温声细语地说着,语气却格外坚定,还腾出手拍了拍大太监的背,揽着他往院子深处走去。
尾随大太监的长孙无忌,待他们进屋后,方跟了过来,翻进院子中。
老妇人正生火欲熬米汤,还给了大太监一吊钱,让他去买罐羊奶回来。
“阿娘,我还有些银子的。”大太监将阿娘的钱推了回去,闷声道。
“月月都往家中寄钱,还要去那些地方奉承老太监,今个又带回这般乖的娃,你还剩几个子?宫中处处要走
人情,你留着罢!”
老妇人心疼地摸了摸大太监窄小的肩,攘了他出去,待听着他的关门声,方坐在灶台的交杌上,抹了抹泪。
听罢他们的对话,长孙无忌翻出来小院,又找通事舍人打听了一番。
大太监一家,是开皇十四年,关中闹旱灾时,举家逃荒来长安城。
途中,他的阿耶为了帮他们抢食而亡,只剩寡母领着六岁的他、二岁的弟弟和刚出生的胞妹磕磕绊绊到了长安。
但满眼富贵的长安城,无他们孤儿寡母的落脚之地,他们只好暂居在破庙,日日被其余难民乞儿们奚落欺辱。
正巧,为解决长安城涌入的诸多难民,隋文帝大开宫门,广招丫鬟太监,他便瞒着寡母报了名,只身投入水深火热中,用俸禄给寡母和弟妹赁了处宅子。
这些年,他走得如履薄冰,却终是闯出了名堂,成了宫中负责采买的大太监,还时不时就能出宫探亲。
采买油水多,他甚至将这处小院给老母买了下来,但他捞钱却很有分寸,还颇懂人情世故,日日小意捧着提拔他的老太监,就怕一不小心就怕丢了性命,无法供养老母和弟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