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2)
而贾宝玉在这些人选中其实也不算差,他只是不爱仕途经济,但有灵气会交际,其实也能撑起自己的小家。
说句心里话,若非贾家太实在坑居然敢卷入了谋逆之中,若非王夫人实在是难缠,林如海说不准都会被贾宝玉的态度给磨得重提木石之盟了。
比起现找一个不知根底的人给黛玉,真的不如让黛玉嫁给对她用情至深,照顾有加的贾宝玉。
毕竟其他男儿恐怕不会如贾宝玉一般见林黛玉稍微不舒服便一天三趟的跑过来照看看,对着黛玉的小性子都舍不得生气。
但是没有如果,王夫人是贾宝玉的亲娘,婆婆磋磨儿媳妇实在是太过容易,况且贾家还有着弄死张夫人的前科,谁知道哪一天王夫人不会对着黛玉下死手。
而贾家的罪名也太过敏感,林如海不可能让女儿陪贾家陪葬。
但是因为这点感官和对宝玉的惋惜,林如海偶尔也会指点一番宝玉如何为人处世,倒是让宝玉成长了许多。
不过也因着如此,贾宝玉遇到探春和亲这种事便直接一头闯到林家,希望得到林如海的帮助。
听到贾宝玉的求助,林如海叹了口气,为探春那孩子的命运,也是在叹息贾家的胆大。
这家子本就不停的在皇上的雷点蹦跶,如今更是主动的成为了皇上与太上皇、旧勋贵斗争的棋子,等到未来清算之日,林如海真的害怕皇上会直接将贾家彻底打入尘埃。
到底曾经和贾敏琴瑟和鸣十几年,又受到过贾代善的照顾,贾家再如何不堪对林家和黛玉总是好的。
林如海又不知道书中他死后贾家不光吃了林家的绝户,还毁了婚约害死了黛玉,私心里自然还是盼着贾家犯的罪过能少些,三两代后还有重新崛起的希望。
可是听着贾宝玉的诉说,林如海确定,这贾家,是真心没救了!
林如海到底算是雍和帝的半个心腹,倒是知道皇上的打算,也知道南安太妃闹的这出替嫁只是在惹人笑柄,但这种机密林如海自然不会告诉宝玉。
林如海只是告诉贾宝玉,贾家一天没有能支撑门楣的子弟,贾家的女孩便只能沦为牺牲品。探春便是逃过了这一次,总还有下一个“好亲事”等着她。
与其在他这里求助,不如好生的回去上进,为姐妹们做一棵能庇护她们的大树。
但是林如海也比谁都清楚,这个人可以是贾家任何一个男丁,唯独不能是衔玉而生的宝玉。
想了想,林如海还是提醒道:“贾家两房血脉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听闻大房的琮哥儿功课不差,我观你的火候也差不多了,不若一起去试上一试。也不说是追逐什么功名,只当为你们的姐妹撑腰就是了。”
林如海判断以贾宝玉如今的功课,顶多就是个秀才,皇上知道了也不会看在眼里,但等未来贾家没了,这个身份便是保障。
林如海只能提醒到这里,之后贾家人命运如何,只看他们自己的选择罢了。
第51章 侯晗茵听说探春替嫁……
侯晗茵听说探春替嫁之事,却是在皇后宫中。
彼时皇后有意为太子和二皇子挑选正妃,因着事关未来国母,为了表示郑重同样也是想试试那些女孩的心性,皇后不光请来了三皇子生母全妃,还选了几个宗室王妃一起过来相看,侯晗茵这个向来还算得宠的清平王妃也在其中。
不过这种事关皇子未来的大事,侯晗茵向来是只带耳朵不带嘴的。
因着前世的关系,侯家难免偏向于太子徒永晖几分,但这并不代表侯家和清平王府就要站在太子的身后。
手握实权的大将摆明骡马的站在太子身后,大安朝哪怕没有大唐那样父辞子笑,那臣子也不能不把皇上的猜忌心当不存在啊!
侯文敬和徒怀楠翁婿两个这些年能在雍和帝这里好感度刷的那么高,不就是这二人知道拿捏分寸,知道如何才能让皇上不起疑心嘛。
父亲和爱人在官场上兢兢业业战战兢兢,身为他们的女儿和妻子,侯晗茵自然也得和他们一个步调。
因着嫡长子继承制是如今的zzzq,态度上和清流们一样偏向有德行的嫡出一脉一些没问题,但更多利益牵扯却是大可不必。
而皇后身为雍和帝的少年伴侣,显然也是很清楚皇上的性子,在她的教导下太子在朝堂上除了将他的詹士府打理的井井有条,从不将手伸向其他地方。 ↑返回顶部↑
说句心里话,若非贾家太实在坑居然敢卷入了谋逆之中,若非王夫人实在是难缠,林如海说不准都会被贾宝玉的态度给磨得重提木石之盟了。
比起现找一个不知根底的人给黛玉,真的不如让黛玉嫁给对她用情至深,照顾有加的贾宝玉。
毕竟其他男儿恐怕不会如贾宝玉一般见林黛玉稍微不舒服便一天三趟的跑过来照看看,对着黛玉的小性子都舍不得生气。
但是没有如果,王夫人是贾宝玉的亲娘,婆婆磋磨儿媳妇实在是太过容易,况且贾家还有着弄死张夫人的前科,谁知道哪一天王夫人不会对着黛玉下死手。
而贾家的罪名也太过敏感,林如海不可能让女儿陪贾家陪葬。
但是因为这点感官和对宝玉的惋惜,林如海偶尔也会指点一番宝玉如何为人处世,倒是让宝玉成长了许多。
不过也因着如此,贾宝玉遇到探春和亲这种事便直接一头闯到林家,希望得到林如海的帮助。
听到贾宝玉的求助,林如海叹了口气,为探春那孩子的命运,也是在叹息贾家的胆大。
这家子本就不停的在皇上的雷点蹦跶,如今更是主动的成为了皇上与太上皇、旧勋贵斗争的棋子,等到未来清算之日,林如海真的害怕皇上会直接将贾家彻底打入尘埃。
到底曾经和贾敏琴瑟和鸣十几年,又受到过贾代善的照顾,贾家再如何不堪对林家和黛玉总是好的。
林如海又不知道书中他死后贾家不光吃了林家的绝户,还毁了婚约害死了黛玉,私心里自然还是盼着贾家犯的罪过能少些,三两代后还有重新崛起的希望。
可是听着贾宝玉的诉说,林如海确定,这贾家,是真心没救了!
林如海到底算是雍和帝的半个心腹,倒是知道皇上的打算,也知道南安太妃闹的这出替嫁只是在惹人笑柄,但这种机密林如海自然不会告诉宝玉。
林如海只是告诉贾宝玉,贾家一天没有能支撑门楣的子弟,贾家的女孩便只能沦为牺牲品。探春便是逃过了这一次,总还有下一个“好亲事”等着她。
与其在他这里求助,不如好生的回去上进,为姐妹们做一棵能庇护她们的大树。
但是林如海也比谁都清楚,这个人可以是贾家任何一个男丁,唯独不能是衔玉而生的宝玉。
想了想,林如海还是提醒道:“贾家两房血脉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听闻大房的琮哥儿功课不差,我观你的火候也差不多了,不若一起去试上一试。也不说是追逐什么功名,只当为你们的姐妹撑腰就是了。”
林如海判断以贾宝玉如今的功课,顶多就是个秀才,皇上知道了也不会看在眼里,但等未来贾家没了,这个身份便是保障。
林如海只能提醒到这里,之后贾家人命运如何,只看他们自己的选择罢了。
第51章 侯晗茵听说探春替嫁……
侯晗茵听说探春替嫁之事,却是在皇后宫中。
彼时皇后有意为太子和二皇子挑选正妃,因着事关未来国母,为了表示郑重同样也是想试试那些女孩的心性,皇后不光请来了三皇子生母全妃,还选了几个宗室王妃一起过来相看,侯晗茵这个向来还算得宠的清平王妃也在其中。
不过这种事关皇子未来的大事,侯晗茵向来是只带耳朵不带嘴的。
因着前世的关系,侯家难免偏向于太子徒永晖几分,但这并不代表侯家和清平王府就要站在太子的身后。
手握实权的大将摆明骡马的站在太子身后,大安朝哪怕没有大唐那样父辞子笑,那臣子也不能不把皇上的猜忌心当不存在啊!
侯文敬和徒怀楠翁婿两个这些年能在雍和帝这里好感度刷的那么高,不就是这二人知道拿捏分寸,知道如何才能让皇上不起疑心嘛。
父亲和爱人在官场上兢兢业业战战兢兢,身为他们的女儿和妻子,侯晗茵自然也得和他们一个步调。
因着嫡长子继承制是如今的zzzq,态度上和清流们一样偏向有德行的嫡出一脉一些没问题,但更多利益牵扯却是大可不必。
而皇后身为雍和帝的少年伴侣,显然也是很清楚皇上的性子,在她的教导下太子在朝堂上除了将他的詹士府打理的井井有条,从不将手伸向其他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