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 第61节(2 / 4)
蝉妈妈的性格,就是清贫倔强,爱面子,无论给她什么事情,她都要做好,反正在抹额做好之前,她绝对不会再生去死的念头。
蝉妈妈答应了。
如意还把自己的蜡烛拿出来,递给蝉妈妈,“我升了二等丫鬟之后,每个月发三根蜡烛,蜡烛比油灯亮,我晚上回来就睡,不做女红。妈妈拿去,晚上做活的时候用。”
烧同样的时间,蜡烛的价格至少是灯油的三倍!且没有黑烟,灯火明亮,气味干净,因而二等以上的丫鬟管事们才有资格用。
蝉妈妈点上蜡烛做抹额,如意这才放心拿着两个包袱去找胭脂和花椒。
梅园稍微近一些,如意先去找胭脂,把麻花和花馍馍都给她,同屋的红霞已经从东府家里回来了,吃着胭脂分的她麻花,说道:
“如意,你知道吗,我姨爹要高升东府大管家,还要娶新姨妈了!你猜是谁?”
看红霞的表情,如意就知道,杀猪行动已经结束,来福夫妻要去沧州“荣养”了。
如意心里明镜似的,嘴上却说道:“哎呀,你怎么跟帚儿似的,吊人胃口,你爱说不说。我还要去松鹤堂给花椒送东西呢。”
胭脂捂嘴笑道:“红霞憋的住才怪。”
看到胭脂灿烂的笑容,如意就想起她母亲郑姑娘坎坷的身世……唉,怎么越长大,秘密就越多、烦恼就越多呢?
还不如像胭脂一样,什么都不知道,无知者无烦恼——不对,胭脂也有胭脂的烦恼……
红霞笑道:“这次我偏不说了——反正你马上要去松鹤堂,花椒会告诉你的。”
“你不说就算了嘛,看谁先扛不住。”如意背起包袱就走。
出了门,如意都快出院子了,红霞冲出去叫道:“哎呀呀,你这个人……真是憋的住,我的新姨妈就是松鹤堂的腊梅!”
胭脂拿着一件大袄跟着跑出去,披在红霞身上,“穿着单衣就敢在腊月的夜里瞎跑,皮都不冻破了你的!”
红霞笑道,“你不也是穿着单衣跑出来嘛?”
说完,红霞就展开大袄,把胭脂也包进大袄里去,两人搂抱着取暖。
如意听到身后两个女孩清脆的笑声,没有回头,只是挥舞着双手告别,“知道了,你新姨妈是腊梅姐姐,你们快回去吧。”
我早就知道是腊梅了,二十六岁一朵盛开的腊梅花,插在五十岁一坨老牛粪上,唉。
松鹤堂,如意把花馍馍和麻花,以及杨数大哥的一炳川金扇都给了花椒,还交代了杨数大哥留的话: “……希望你像花椒一样,笑口常开,少想些烦心事。”
花椒抱着扇子,满脸都是遗憾:“这么快就要走,我不能面辞了,一走就是三五年,早知道我进园子那天,就是见到花……杨数大哥的最后一面,我就多看看他了。我真是傻,真的,那天怎么光顾着搬行李,都没有好好的看看他。”
人生的遗憾,就是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中留下来的,人们意识不到,那看似寻常的事情,却再也没有第二次机会见到了。
若是珍惜每一天,却又过的太过沉重,连甘蔗都没有两头甜呢,何况是人生。人的一生,注定多有遗憾。
腊月十八,杨数和鹅姐夫出发南下。
开年后,正月十八,腊梅从松鹤堂发嫁,老祖宗亲自给腊梅添妆,一顶花轿,一路吹打着到了东府,嫁给了东府大管家来禄,成为东府新的大管家娘子。
次年,三月初七,颐园十里画廊亮灯到天明,东府大少爷迎娶了夏皇后的三妹妹、庆阳伯的小姐,大少奶奶夏氏终于进门了!
过了一年,同月,夏氏生下一子,也是张家嫡长重孙,将来承袭张家的香火和爵位。
老祖宗高兴的很,下令十里画廊的灯连续点上一个月,一直到重孙子满月,张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庆祝新生命的到来!
又过了一年,刚入冬的时候,从张家老家的沧州传来噩耗:来福夫妻死了,据说,是因晚上睡觉的时候,睡觉的大炕不知是烟道堵住了,还是烧的黑石炭里掺了不干净的东西,炸炕了! ↑返回顶部↑
蝉妈妈答应了。
如意还把自己的蜡烛拿出来,递给蝉妈妈,“我升了二等丫鬟之后,每个月发三根蜡烛,蜡烛比油灯亮,我晚上回来就睡,不做女红。妈妈拿去,晚上做活的时候用。”
烧同样的时间,蜡烛的价格至少是灯油的三倍!且没有黑烟,灯火明亮,气味干净,因而二等以上的丫鬟管事们才有资格用。
蝉妈妈点上蜡烛做抹额,如意这才放心拿着两个包袱去找胭脂和花椒。
梅园稍微近一些,如意先去找胭脂,把麻花和花馍馍都给她,同屋的红霞已经从东府家里回来了,吃着胭脂分的她麻花,说道:
“如意,你知道吗,我姨爹要高升东府大管家,还要娶新姨妈了!你猜是谁?”
看红霞的表情,如意就知道,杀猪行动已经结束,来福夫妻要去沧州“荣养”了。
如意心里明镜似的,嘴上却说道:“哎呀,你怎么跟帚儿似的,吊人胃口,你爱说不说。我还要去松鹤堂给花椒送东西呢。”
胭脂捂嘴笑道:“红霞憋的住才怪。”
看到胭脂灿烂的笑容,如意就想起她母亲郑姑娘坎坷的身世……唉,怎么越长大,秘密就越多、烦恼就越多呢?
还不如像胭脂一样,什么都不知道,无知者无烦恼——不对,胭脂也有胭脂的烦恼……
红霞笑道:“这次我偏不说了——反正你马上要去松鹤堂,花椒会告诉你的。”
“你不说就算了嘛,看谁先扛不住。”如意背起包袱就走。
出了门,如意都快出院子了,红霞冲出去叫道:“哎呀呀,你这个人……真是憋的住,我的新姨妈就是松鹤堂的腊梅!”
胭脂拿着一件大袄跟着跑出去,披在红霞身上,“穿着单衣就敢在腊月的夜里瞎跑,皮都不冻破了你的!”
红霞笑道,“你不也是穿着单衣跑出来嘛?”
说完,红霞就展开大袄,把胭脂也包进大袄里去,两人搂抱着取暖。
如意听到身后两个女孩清脆的笑声,没有回头,只是挥舞着双手告别,“知道了,你新姨妈是腊梅姐姐,你们快回去吧。”
我早就知道是腊梅了,二十六岁一朵盛开的腊梅花,插在五十岁一坨老牛粪上,唉。
松鹤堂,如意把花馍馍和麻花,以及杨数大哥的一炳川金扇都给了花椒,还交代了杨数大哥留的话: “……希望你像花椒一样,笑口常开,少想些烦心事。”
花椒抱着扇子,满脸都是遗憾:“这么快就要走,我不能面辞了,一走就是三五年,早知道我进园子那天,就是见到花……杨数大哥的最后一面,我就多看看他了。我真是傻,真的,那天怎么光顾着搬行李,都没有好好的看看他。”
人生的遗憾,就是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中留下来的,人们意识不到,那看似寻常的事情,却再也没有第二次机会见到了。
若是珍惜每一天,却又过的太过沉重,连甘蔗都没有两头甜呢,何况是人生。人的一生,注定多有遗憾。
腊月十八,杨数和鹅姐夫出发南下。
开年后,正月十八,腊梅从松鹤堂发嫁,老祖宗亲自给腊梅添妆,一顶花轿,一路吹打着到了东府,嫁给了东府大管家来禄,成为东府新的大管家娘子。
次年,三月初七,颐园十里画廊亮灯到天明,东府大少爷迎娶了夏皇后的三妹妹、庆阳伯的小姐,大少奶奶夏氏终于进门了!
过了一年,同月,夏氏生下一子,也是张家嫡长重孙,将来承袭张家的香火和爵位。
老祖宗高兴的很,下令十里画廊的灯连续点上一个月,一直到重孙子满月,张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庆祝新生命的到来!
又过了一年,刚入冬的时候,从张家老家的沧州传来噩耗:来福夫妻死了,据说,是因晚上睡觉的时候,睡觉的大炕不知是烟道堵住了,还是烧的黑石炭里掺了不干净的东西,炸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