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神情滞了滞,慌忙解释道:“朕也是听说。”他生怕宣宸追问,便道,“不知昭王如何处置?”
  “放了。”
  “放了?”皇帝惊疑地看向宣宸,心说这冷血无情的弟弟什么时候这么宅心仁厚,连刺客都放过?
  “一场误会罢了,皇兄若是气不过,那就去五大派再把人抓回来,臣弟自当感激万分。”宣宸看着他,笑得分外凉薄,皇帝顿时什么话都没有了。
  他会有此一问,不过是想激起昭王与江湖的矛盾,没想到向来杀人如麻的宣宸竟然不上套。
  “那昭王今日来……”
  “闲来无事问问本王那批灾银,如今到哪儿了。”
  这清清淡淡的话语一出,瞬间让竖起耳朵听机锋的大臣各个垂下头,全场寂静,他们袖手站立如大殿柱子一声不吭。
  站在宣宸背后的裴星悦见此,敏锐地感觉到了这股异样而紧张的气氛,原本还带着期望的心也快速沉了下去。
  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他在城外是看着这批赈银敲锣打鼓地离京的,算着时间,即使没到陕州,也已经离得不远了。上百万两的数额,按理朝廷该严密监视,随时掌握动向。
  “嗯,没人知道?”宣宸的手指轻点着轮椅扶手,一双眼睛闪烁着毒蛇般的冷光,幽幽地吐出蛇信,“谁是主事之人?”
  话落,大臣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户部和兵部,面露同情。
  而两位尚书的身体则不由自主地抖了抖,额头瞬间冒出了虚汗,无助之下对着百官之首恳求道:“尚书令……救命……”
  上一个办不好昭王差事的人,坟头的草还没长出来。
  宋成书看了看宣宸背后的裴星悦,又大着胆子往周围扫了一圈,没看到昭王身边那两名武艺高强的贴身侍卫,于是提起的心稍稍放下来。
  昭王杀人是不可能自己动手的,裴星悦就算再不待见他这个老子,总不会当场手起刀落弑父吧?
  他定了定神,缓步走出了列,那一瞬间,差点吓尿的两位尚书热泪盈眶,望着上峰的背影格外的高大,心中感激不已。
  “启禀王爷,皇上,这赈银怕是到不了陕州了,地方来报……陕州发生暴乱,多县府衙被暴民冲破,乱贼人数已达上万,形成了不容小觑的势力。陕西节度使已经派兵前去镇压,如今尚处胶着之势。”宋成书说完,垂下头,静静地等待着。
  这个消息宣宸早已知道,然而却给了裴星悦当头一个重击,他惊愕地愣在原地,竟然暴乱了……
  其实细入想想,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时至今日的大舜,长期处在压迫中的百姓实在太苦太累,过得太艰难,也太麻木了!若是再遇上天灾,简直将他们往死路上逼,这是压垮陕州百姓最后的一根稻草!若不想成为路边饿殍,不想卖儿卖女甚至易子互食,他们只剩一条路!
  与其逆来顺受地变成一具具无人在意的白骨,还不如将这份绝望凝成最后一股气,带着对贪官污吏的愤怒,带着天下不公的质问,奋起反抗!
  没有人愿意当叛贼,可是不得不走啊!
  裴星悦心中凄凉而悲哀,然而他看着大殿中的大臣互相对视,暗暗私语,脸上的表情也只是皱眉、惊讶,然后变成了漠不关心和头疼,心就一点一点沉下去。
  听到这个消息,竟没一个感到痛心惋惜之意,反而小心翼翼地看过来,生怕昭王一怒之下拿他们开刀。
  有上峰出面,户部尚书终于有胆子站出来说:“自从得到王爷指示,下官立刻领着户部上下不分昼夜清点银两,装箱入册,下放文书,沿路购买所需粮食,实在不敢有任何懈怠。”
  接着兵部尚书也道:“赈灾之事重中之重,下官自是第一时间就命沿路各军大行方便,不设任何关卡。只是路途遥远,带着辎重,为显稳妥行军速度不比疾驰,是以还是晚了一步,请王爷,皇上恕罪。”
  这根本就是推脱……即使裴星悦不懂朝政,也从这些自辩的话语中听出了不关我事的意思。
  甚至两人还偷偷瞧了瞧昭王,见其无动于衷,户部尚书于是大着胆子又补充了一句:“朝廷赈灾的消息早已经下达,只因之前国库空虚,实在挪不出银两,是以命地方减免赋税,让百姓度过难关。没想到……”他装模作样地叹了一声,面露惋惜,“若地方能够安抚灾民,灾民也再耐心等上几日,等粮银一到,便可相安无事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