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歌唱祖国(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张启明手中的指挥棒进行了两个周循环的挑、砸、刺之后,在人们视线无法触及的地平线上,廖远与钢琴同时乘坐升降台缓缓出现。
  而钢琴声也随之涌来。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廖远双手在琴键上来回奔掠,仿佛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滚滚而来。
  那激烈的画面,让现场以及点时间的观众,竟无语凝噎。
  如此恢弘磅礴!如此气势汹涌!
  从冰川万丈的巴颜克拉北麓起步,一路上接纳着千溪百川,浩浩荡荡,曲曲折折,奔向巨浪滔天的黄海之边。
  它像一条金色的钢铁巨龙,迤逦般地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土地上……
  台下,在那激烈壮阔的乐章中,无数人为之倾倒。
  虽然此前早就在网络媒体的宣传中收听此曲,但直到今日,所有人才知道,那乐声之美,竟是如此迫人心魄!
  仿若气吞山河,壮怀激烈,让所有人肾上腺素激增!
  那由铜管乐奏出的充满号召性和战斗性的音调,更是让观众们为之动容。
  “听的我全身起鸡皮疙瘩,好震撼。”
  “波涛起伏,好有层次感!”
  “感受到那激流勇进,浪遏飞舟的年代……”
  “画面感好强!致敬先烈!!”
  “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廖老师太帅了,谁反对?”
  《保卫黄河》演奏出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献身精神,符合今年春晚主题,让在场的前辈、老革命们回忆往昔峥嵘岁月,于是俱都热泪盈眶。
  而在气吞山河一般的《保卫黄河》过后,《东方红》那悠长而又绵绵的琴音,让得不少人终于情绪把控不住,以至于老泪纵横。
  从《保卫黄河》到《东方红》,再到后面的《国际歌》,整场协奏曲,几乎就是共和国视角下的现代史。
  壮阔无比的黄河组曲,堪称是苦难奋斗岁月里的文化注脚。
  艰苦卓绝的斗争,同仇敌忾的抵抗外敌,无数苦难过后,最终才迎来和平的曙光。
  这和平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廖云的双手如渐渐归于平缓,只是连续不断的重复着几个和弦,即便如此,依旧铿锵有力,吸引住所有人的视线。
  而周围乐手们拉奏出昂扬壮烈的大提琴声,鼓声密集,小号悠扬,整首乐曲在情绪最饱满处戛然而止,让所有人陷入无尽的回味当中。
  愿世界,从此再无战争!
  廖远双手轻轻抬高,让余音绕绕梁,随后才缓缓放在膝盖上,结束了这场演奏。
  下一刻,他站起身来,向所有人微微鞠躬。
  所有人回过神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