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3)
郑载言算准了荀远微为了大局考虑,不会追责于此事,又将过错引到自己身上,分毫不提朱成旭,三言两句却早在暗中给朱成旭脱了罪,郑惜文认为往来信件早已被烧毁,便更加信誓旦旦地将朱成旭和章绶绑在一起,实则是明着暗着逼着荀远微将罪责全数落到章绶头上。
但他们不知晓,还有一部分信件被那个乳母藏留了下来,如今正在荀远微手中。
荀远微勾了勾唇角,毫无感情地动了动唇,说:“是么?”
殿中瞬间陷入了一片阒寂。
崔延祚稍稍抬了抬眼,他刚过知天命之年,比郑载言要年轻许多,此时也想从这个从未接触过朝政的长公主脸上看出些什么。
郑惜文道:“殿下明鉴。”
荀远微没有说话,而是一边轻轻叩着面前的桌案,一边向殿外望去。
春和站在门口通报:“殿下,豹骑卫萧放川在殿外求见,称一月前殿下回京时在京畿客栈被人谋害一事查出了些眉目。”
殿中的天平随着春和的这一句话渐渐倾斜。
郑载言可以认为荀远微刚刚回京,荀远泽留下来的左右备身府还没有完全收归到她手中,想暗中凭借自己手中的左监门府和荀远微手中的射声卫相抗衡,但他不能忽略萧放川。
还是在查出了一月前事情的萧放川。
殿中没有一个人回头,但都神色各异。
郑惜文甚至抬手抹了下额头上的虚汗,他忽然猜不透这位长公主所求为何,更想不出到底是自己哪里出了纰漏。
荀远微在这件事情上深谙点到为止的道理,本来也没有打算将这件事现在就拿出来,一件事有一件事的用处。
于是只是抬了抬手,说:“先请萧将军在偏殿等待。”
而后便传来行走时盔甲相撞的声音。
荀远微这才扬了扬眉,从怀中取出一叠信件,按在手底下,也不着急拆开,只问郑惜文:“那郑卿知不知晓本宫手中的是什么?”
“臣不知。”
“要本宫说,郑卿倒也不必着急请罪,这往来通信的信件也不是全然被烧毁了,我这手里还有一部分呢。”
荀远微说着仔细打量着郑惜文的表情。
郑惜文的衣袍下摆在轻轻晃动。
荀远微慢条斯理地拆开信封,虽然里面的内容她早已知晓,似乎经历了很漫长的时间,她才从中抽出一封信来,“章绶的字迹我不大认得,只是这封上面的字迹倒是和郑卿有些相似,”她将指尖移到署名的位置,“郑惜文,怎么还真是郑卿的名字?”
她说着看向郑惜文,正好撞上他擦汗的动作。
荀远微勾了勾唇,“春和,你要不给两位中书令也看看,或许是我长时间在边境,也有认错字迹的可能。”
春和应了,从她手中接过,递到崔延祚和郑载言手中。
郑惜文的书道虽算不上当世第一,却也多少有些名气,荀远微早年间也是临过他的帖的,怎么会认错真伪?
看过后,郑载言脸色沉沉,没有说话,崔悉从崔延祚手中接过,辨认一番,道:“的确是,殿下慧眼。”
崔氏和郑氏不对付,户部和司农寺也不甚和睦,崔悉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紧紧追咬上去。
春和又将那封信放到荀远微案头,退到一边。
荀远微这才将目光落到郑惜文身上,说:“本宫瞧着郑卿一直擦汗,是因为太热了么?”她托腮,看着像是想了想,“大理寺这个季节倒是个好地方,一点也不热,两位中书令以为呢?” ↑返回顶部↑
但他们不知晓,还有一部分信件被那个乳母藏留了下来,如今正在荀远微手中。
荀远微勾了勾唇角,毫无感情地动了动唇,说:“是么?”
殿中瞬间陷入了一片阒寂。
崔延祚稍稍抬了抬眼,他刚过知天命之年,比郑载言要年轻许多,此时也想从这个从未接触过朝政的长公主脸上看出些什么。
郑惜文道:“殿下明鉴。”
荀远微没有说话,而是一边轻轻叩着面前的桌案,一边向殿外望去。
春和站在门口通报:“殿下,豹骑卫萧放川在殿外求见,称一月前殿下回京时在京畿客栈被人谋害一事查出了些眉目。”
殿中的天平随着春和的这一句话渐渐倾斜。
郑载言可以认为荀远微刚刚回京,荀远泽留下来的左右备身府还没有完全收归到她手中,想暗中凭借自己手中的左监门府和荀远微手中的射声卫相抗衡,但他不能忽略萧放川。
还是在查出了一月前事情的萧放川。
殿中没有一个人回头,但都神色各异。
郑惜文甚至抬手抹了下额头上的虚汗,他忽然猜不透这位长公主所求为何,更想不出到底是自己哪里出了纰漏。
荀远微在这件事情上深谙点到为止的道理,本来也没有打算将这件事现在就拿出来,一件事有一件事的用处。
于是只是抬了抬手,说:“先请萧将军在偏殿等待。”
而后便传来行走时盔甲相撞的声音。
荀远微这才扬了扬眉,从怀中取出一叠信件,按在手底下,也不着急拆开,只问郑惜文:“那郑卿知不知晓本宫手中的是什么?”
“臣不知。”
“要本宫说,郑卿倒也不必着急请罪,这往来通信的信件也不是全然被烧毁了,我这手里还有一部分呢。”
荀远微说着仔细打量着郑惜文的表情。
郑惜文的衣袍下摆在轻轻晃动。
荀远微慢条斯理地拆开信封,虽然里面的内容她早已知晓,似乎经历了很漫长的时间,她才从中抽出一封信来,“章绶的字迹我不大认得,只是这封上面的字迹倒是和郑卿有些相似,”她将指尖移到署名的位置,“郑惜文,怎么还真是郑卿的名字?”
她说着看向郑惜文,正好撞上他擦汗的动作。
荀远微勾了勾唇,“春和,你要不给两位中书令也看看,或许是我长时间在边境,也有认错字迹的可能。”
春和应了,从她手中接过,递到崔延祚和郑载言手中。
郑惜文的书道虽算不上当世第一,却也多少有些名气,荀远微早年间也是临过他的帖的,怎么会认错真伪?
看过后,郑载言脸色沉沉,没有说话,崔悉从崔延祚手中接过,辨认一番,道:“的确是,殿下慧眼。”
崔氏和郑氏不对付,户部和司农寺也不甚和睦,崔悉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紧紧追咬上去。
春和又将那封信放到荀远微案头,退到一边。
荀远微这才将目光落到郑惜文身上,说:“本宫瞧着郑卿一直擦汗,是因为太热了么?”她托腮,看着像是想了想,“大理寺这个季节倒是个好地方,一点也不热,两位中书令以为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