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禾嫒尺则顺着绵绵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发现一位她曾在美食频道见过的up主。
  这位up主属于带团队出行的类型,身边还带着摄像师和助理。
  目前似乎已经把素材拍得差不多,准备收尾,摄像师早已把摄像机搁一旁放下,加入吃虾战场。
  看样子是个熟手,扒虾的速度比up主本人还快,就禾嫒尺看过去的那会儿功夫,已经剥了三只虾。
  恰好这时,她们桌的十三香小龙虾也来了。
  趁热,禾嫒尺将三种口味的虾都分别尝过一遍,然后发现了一个问题。
  “绵绵,你觉不觉得好像小虾更好吃?”
  主要是小虾入味。
  比起虾黄,盱眙人吃虾似乎更注重虾肉,偏爱壳薄肉厚的青虾。
  对于喜欢吃虾肉,非常讲究口感的人来说,不抽虾线的小龙虾口感,确实会比抽虾线略好一些。
  来盱眙之前,禾嫒尺也做过攻略,大概知道江苏烧小龙虾好像大多没有提前去虾线,剪头,开背的习惯。
  所以问题来了。
  大虾的壳子再软,还是会比小虾厚一些,加上不开背去虾线,难免就会相对没那么入味。
  再算上价格差。
  似乎小虾吃起来划算很多?
  难怪坐在附近的本地居民都点小虾吃。
  大虾和小虾的最大区别,除价格以外,其实就是肉的大小。
  大虾剥壳相对轻松,肉更多,一顿吃下来费的功夫少,耗时短,吃得快。
  小虾则完全相反。
  经过禾嫒尺观察,当地人似乎不讨厌剥虾。
  要说吃肉肥膏多的大虾,是吃一种虾肉带来的满足感,那么喜欢吃小虾的人,或许除了吃虾以外,还在吃一种气氛。
  对于他们来说,剥虾壳不是一件麻烦事,反而很有意思。
  就像嗑瓜子,吃有骨头的鸡爪。
  人的胃就那么大,其实吃不了太多东西。
  一边吃一边处理虾壳的过程,可以将进食的过程拉长,同时也能将品尝美味的愉悦感挽留更久。
  宵夜时间,拉上三五好友相聚,再点上几盆虾,边吃边聊,嘬指头上的酱汁也是乐趣。
  烧好的小龙虾不似主角,更像生活中的点缀。
  扒虾聊天的过程,就像看电视剧时来上一桌小零食那般拥有仪式感。
  100一斤的小龙虾说实话有些贵,天天吃肯定吃不消,而且确实吃不了几口。
  100五斤就不一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