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相当谨慎。
  没有选择直接掏出存款盘下一家铺子,奔着做大做强就去,而是先弄了一辆带碳炉的小推车,从小摊开始做起。
  她不急不躁,每天老老实实去市场进货,开店之前手工穿肉,串是新鲜的,料水蘸料也新鲜做。
  照理说这么弄应该不能亏吧?
  赵梅母女也是这么想的。
  结果现实给她俩扇了一个大耳光。
  能摆小摊的地方,位置肯定不在大路上,甚至还会有些偏,所以新客非常少。
  老客确实有,开业前大家说得热闹,开业后才发现仅靠十几名仍保持联系的老客根本不足以维持店内生意。
  于是很快,小摊开始亏损,亏在肉钱上。
  别看贵州铁签烤串干烤湿烤一块上,放完辣椒还裹蘸水,实际上对食材的鲜度要求一点都不低。
  肉就得用鲜肉,还要当天串当天烤,味道才好。
  要是串的肉当天卖不完,放冰柜里留着,第二天继续卖,味道就会差许多。
  所以赵梅不会把当天卖不完的肉串放很久。
  一来二去,进的货总是卖不完。人是累了,钱却挣不到,相当难受。
  每天需要上班,没怎么到小摊上帮忙的赵琪芝见亲妈难过,也在想办法。
  “最近来贵阳的游客那么多,好些网红店客人多得坐都坐不下,我们家的烤肉又不差,他们店坐不下的客人可以来我们这呀。”
  “没事,人家是在网上火的,我们也用网络就行。”
  这么想的赵琪芝决定试试网上拉客,于是开始在询问贵阳美食的笔记底下蹦跶。给各地前往贵阳游玩的游客们推荐自家店子。
  她跟大家保证,到店里只要报她的紫书号,她妈妈就会免费给大家先烤几串吃,尝过觉得不好可以马上就走。反正附近也有其他餐饮店,她妈妈小摊附近一条街都很好吃,而且游客基本不来,不用排队。
  有效吗?
  有。
  确实有好几位客人在看过她的拉客留言之后,表示想到她妈妈开的小店试试,然后私聊问她地址。
  当时赵琪芝快乐极了,以为自己这么干能快速给自家小店拉到新客。
  可惜远方的客人还没来得及到达贵阳,她的小紫书账号却先迎来了禁言警告。
  原因是私聊引流次数太多。
  *
  禾嫒尺正在路边刷小众点评。
  点评在贵阳不好使的情况比在桂林更严重,这儿的本地人似乎比桂林更没有使用点评的习惯。
  导致点评上的店铺评价呈现非常严重的两极分化。
  最火的网红店底下会有上万条评价,评分极高,且底下的评价有相当一大部分都是真实评价,证明评分也不全是刷的,估计网红店也有些真功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