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蓉姐仔细想想:“拒绝倒是没有,就是说希望我可以配合她把店里的出品改良一下。”
  姐姐听了还挺好奇:“怎么改?”
  “她在邮件里没细写,应该属于付费内容吧。”
  顿了顿,蓉姐连珠带炮地继续一通说:“估计改良方向就是往广东人更适应的少油少盐少辣方向改吧。我跟你说,这里的人口淡,已经好几个人在点评里留言说我们店里的菜油。真是无语,吃活油烙锅怕什么油,不想吃油啃生菜沙拉去啊,那玩意多干爽……”
  大概又这么继续聊了十几分钟。
  蓉姐心里的气消得差不多,这才开始客观理智分析小迟所说的改良,是不是真的有用。
  只是稍微细想,心里又有些别扭。
  店里所有配方都是她亲自调整过,认为好才拿出来卖。作为一个餐饮人,她当然不认为自己的味觉有问题,所以也是真不想改。
  再说了,小迟一个当探店博主的,平时不就到处吃吃喝喝,对贵州菜的认知估计也没多少,能给出什么好的改良方法?
  如果小迟是星级饭点的大厨,倒是还能诚心请教一二。
  电话对面的姐姐倒是更清醒些:“你开这店子也没少投钱,你不是说她推荐的店是真能火吗?要是按照她说的改改能赚钱,那不赚白不赚啊,开店的钱也是你慢慢攒的,亏光就没了呀。”
  蓉姐一听,是这个理。
  只好咬咬牙,向小迟再次发去确认邮件。
  *
  “噢耶!”
  收到确认邮件的禾嫒尺还怪高兴的,甚至抱着刚买的抱枕在客厅里转圈唱起了小曲。
  “能吃到好吃的活油烙锅啦!”
  禾嫒尺会接取蓉姐的广告邀请和任务有关,更和她自己希望能在鹏城找到到好吃的烙锅店有关。
  虽然最近贵州菜因为各大网络美食博主的关系进入大众视野。不少贵州菜系的店子,也趁着这波热度,在全国各大城市开业。
  在餐饮业摸爬滚打的老板们首选的经营类目,当然是富有代表性,并且能稳定出品的品种。
  例如目前来说较有代表性,容易推广的酸汤火锅、地摊火锅等等。
  其次才到各种烤串、小吃、烙锅店。哪怕最近贵州菜的热度高,后者数量在鹏城仍旧不多。
  好吃的就更少。
  总不能每次惦记这口都跑一趟贵州吧?
  想到这里,禾嫒尺赶紧跑到电脑桌前坐下,打开文档,开始一项一项把自己记忆中蓉姐店里需要改善的点记录下来。
  顺带的,还写了一串话术。
  很紧张,毕竟明天就要跟店老板仔细讲解要点,说话结巴可不行!
  “对了,再上点评看看店里评论区,看看真实评价里的中评和差评都是怎么说的。”
  *
  次日一早,禾嫒尺精神抖擞地醒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