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2 / 4)
其中,有一个武功高强的武痴,是他最重要的工具人。
这人痴迷武学,不太懂人情世故。起初在江湖上结识了一个好友,被对方忽悠着去刺杀皇帝。
结果夜探寝宫的时候,又因为皇帝气度非凡、举止不俗,被忽悠到了皇帝的阵营,成为皇帝手里的一把刀。
之后他就帮着皇帝诛灭武林中的奸邪之人,铲除那些不服管教的刺头,协助皇帝一步步掌控剩余的武林大派。
在剧集的最后,皇帝哄骗他喝下了毒酒,解决了这个唯一剩下的不安定因素。从此,江湖太平,皇帝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
秦政原本并不觉得演这个皇帝有什么,但是看到一杯毒酒赐死武痴,立刻就觉得这个剧情不好了。
秦政皱起了眉头:
“不行。”
他绝不演这种东西。
赐死别人可以,赐死他家太子不成,这也太不吉利了。
——本来就有很多位面的扶苏是因为这类骗局自刎的,始皇帝陛下有点ptsd很正常。
扶苏差点忘了这件事:
“那把结局改改。”
导演:?!
不是,你们怎么还改剧本?
父子俩大抵是那种最讨人嫌的演员,动不动就改剧本。但是他们总有自己的理由,比如说,你的剧本逻辑有问题,或者细节不够完美。
扶苏指出:
“皇帝之前都能把人忽悠得妥妥当当,后续有什么必要非得把人毒死?”
导演振振有词:
“皇帝他多疑啊!”
扶苏皱眉:
“又不是所有皇帝都多疑。”
导演:“但是这个皇帝他多疑!”
扶苏:“他之前用人的时候怎么不多疑?你说他多疑,那你前面也没安排剧情体现这一点啊。”
导演:“……他要是不多疑为什么要把武林中那些高手都杀了,把门派掌握到自己手里?”
扶苏:“?那不是为了天下安定必须要做的事情吗?那些人不服管教仗武行凶,当然要杀了!”
导演:“话不是这么说的。”
两人就这么辩论上了。
提出异议的秦政一句话不用说,有太子为他全自动反驳。
没有人能说过名家编外弟子秦梓桑。 ↑返回顶部↑
这人痴迷武学,不太懂人情世故。起初在江湖上结识了一个好友,被对方忽悠着去刺杀皇帝。
结果夜探寝宫的时候,又因为皇帝气度非凡、举止不俗,被忽悠到了皇帝的阵营,成为皇帝手里的一把刀。
之后他就帮着皇帝诛灭武林中的奸邪之人,铲除那些不服管教的刺头,协助皇帝一步步掌控剩余的武林大派。
在剧集的最后,皇帝哄骗他喝下了毒酒,解决了这个唯一剩下的不安定因素。从此,江湖太平,皇帝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
秦政原本并不觉得演这个皇帝有什么,但是看到一杯毒酒赐死武痴,立刻就觉得这个剧情不好了。
秦政皱起了眉头:
“不行。”
他绝不演这种东西。
赐死别人可以,赐死他家太子不成,这也太不吉利了。
——本来就有很多位面的扶苏是因为这类骗局自刎的,始皇帝陛下有点ptsd很正常。
扶苏差点忘了这件事:
“那把结局改改。”
导演:?!
不是,你们怎么还改剧本?
父子俩大抵是那种最讨人嫌的演员,动不动就改剧本。但是他们总有自己的理由,比如说,你的剧本逻辑有问题,或者细节不够完美。
扶苏指出:
“皇帝之前都能把人忽悠得妥妥当当,后续有什么必要非得把人毒死?”
导演振振有词:
“皇帝他多疑啊!”
扶苏皱眉:
“又不是所有皇帝都多疑。”
导演:“但是这个皇帝他多疑!”
扶苏:“他之前用人的时候怎么不多疑?你说他多疑,那你前面也没安排剧情体现这一点啊。”
导演:“……他要是不多疑为什么要把武林中那些高手都杀了,把门派掌握到自己手里?”
扶苏:“?那不是为了天下安定必须要做的事情吗?那些人不服管教仗武行凶,当然要杀了!”
导演:“话不是这么说的。”
两人就这么辩论上了。
提出异议的秦政一句话不用说,有太子为他全自动反驳。
没有人能说过名家编外弟子秦梓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