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4)
“现在气温挺低, 你不会觉得冷么?”
此刻的方舟只觉浑身发热, 急需吹一吹这河上的冷风。
诺亚走上前去, 不知跟码头的工作人员低声说了些什么, 后者即刻将他们引到了后方一条无人的空船上。
船夫先生在船尾掌着船,带着他们轻轻划过平静的河面。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体感上并没有那么冷。
时值深秋, 河边的树植褪去了大部分绿叶,露出苍黄的枝丫。
河岸边一排五六层高的房屋, 皆有着高饱和度色彩的屋墙。明艳的涂料, 并未随着时节的转换而褪色分毫。
方舟忆起初至时, 有种错觉,仿佛踏入了一个放大版的, 色彩斑斓的乐高积木世界。
彼时正值盛夏,小城周边皆是茂密的森林,满目葱茏,绿得有些不真实。
身后的船夫显然是将他们当作了普通游客, 在途径岸边鹅黄色的荷尔德林塔时,热情地提醒他们,这是一处景点。
诺亚低吟道:“voll verdienst, doch dichterisch, wohnet der mensch auf dieser erde. ”
(人,充满劳苦地,却依旧诗意地,活在这片土地上。——荷尔德林)。
方舟侧头打量他,“没想到你还挺文艺。”
“我记性还不错,中学时候上过介绍荷尔德林的课。”
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德国诗人,曾在图宾根这座小城学习、生活多年,中年时被认为有精神疾病,被迫接受治疗。
“如何判定一个人有精神障碍?”诺亚谦逊地请教。
“每一种障碍都会对应有一系列的行为指标,但现实中,很少会有案例,像教科书里描述的那样直白明了。”方舟耐心地答,“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所谓的障碍,不过是被人为添加的标签。”
这位诗人,或许有着丰富完整的内在精神世界,也许在他眼中,周围的正常人,才是疯子。
诺亚见她神色略显黯淡,便又换了一个话题,“听说你先前在语言学校,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德语学到了c1水平,看来你的记性也不错?”
方舟换上了笑颜,“那时候一心想尽快毕业回国,就铆足了劲念书。本科竟然能三年按时毕业,即便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诺亚犹豫了下,依旧开口问:“国内有你不想分离的人,对么?”
看着方舟眼角的笑意凝住,他又轻声道:“抱歉,我不该提这个问题。”
方舟释然一笑,“那时候确实有这么一个人。”
“后来呢?”
“他放弃了。”方舟耸耸肩,似是不大在意,“交往了一年,异地了三年之后,他跟我提了分手。自那以后,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决定留下来继续念书。当时一心想要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最后就选择了这座宁静悠闲的小城。”
她诉说完,一抬眼,便对上了身旁人炙热的目光。
他一脸诚挚地说:“怎么会有人愿意放弃你?他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傻瓜。”
方舟忽觉面孔微微发烫,不知是被他的眼神激的,还是被他直白的话引的。
她笑道:“听你这么说,我都要误以为,你是在跟我表白了。”
半是玩笑,半是试探。 ↑返回顶部↑
此刻的方舟只觉浑身发热, 急需吹一吹这河上的冷风。
诺亚走上前去, 不知跟码头的工作人员低声说了些什么, 后者即刻将他们引到了后方一条无人的空船上。
船夫先生在船尾掌着船,带着他们轻轻划过平静的河面。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体感上并没有那么冷。
时值深秋, 河边的树植褪去了大部分绿叶,露出苍黄的枝丫。
河岸边一排五六层高的房屋, 皆有着高饱和度色彩的屋墙。明艳的涂料, 并未随着时节的转换而褪色分毫。
方舟忆起初至时, 有种错觉,仿佛踏入了一个放大版的, 色彩斑斓的乐高积木世界。
彼时正值盛夏,小城周边皆是茂密的森林,满目葱茏,绿得有些不真实。
身后的船夫显然是将他们当作了普通游客, 在途径岸边鹅黄色的荷尔德林塔时,热情地提醒他们,这是一处景点。
诺亚低吟道:“voll verdienst, doch dichterisch, wohnet der mensch auf dieser erde. ”
(人,充满劳苦地,却依旧诗意地,活在这片土地上。——荷尔德林)。
方舟侧头打量他,“没想到你还挺文艺。”
“我记性还不错,中学时候上过介绍荷尔德林的课。”
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德国诗人,曾在图宾根这座小城学习、生活多年,中年时被认为有精神疾病,被迫接受治疗。
“如何判定一个人有精神障碍?”诺亚谦逊地请教。
“每一种障碍都会对应有一系列的行为指标,但现实中,很少会有案例,像教科书里描述的那样直白明了。”方舟耐心地答,“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所谓的障碍,不过是被人为添加的标签。”
这位诗人,或许有着丰富完整的内在精神世界,也许在他眼中,周围的正常人,才是疯子。
诺亚见她神色略显黯淡,便又换了一个话题,“听说你先前在语言学校,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德语学到了c1水平,看来你的记性也不错?”
方舟换上了笑颜,“那时候一心想尽快毕业回国,就铆足了劲念书。本科竟然能三年按时毕业,即便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诺亚犹豫了下,依旧开口问:“国内有你不想分离的人,对么?”
看着方舟眼角的笑意凝住,他又轻声道:“抱歉,我不该提这个问题。”
方舟释然一笑,“那时候确实有这么一个人。”
“后来呢?”
“他放弃了。”方舟耸耸肩,似是不大在意,“交往了一年,异地了三年之后,他跟我提了分手。自那以后,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决定留下来继续念书。当时一心想要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最后就选择了这座宁静悠闲的小城。”
她诉说完,一抬眼,便对上了身旁人炙热的目光。
他一脸诚挚地说:“怎么会有人愿意放弃你?他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傻瓜。”
方舟忽觉面孔微微发烫,不知是被他的眼神激的,还是被他直白的话引的。
她笑道:“听你这么说,我都要误以为,你是在跟我表白了。”
半是玩笑,半是试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