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 / 3)
起码能让西岐士兵对阵凶恶的犬戎蛮夷时,一对二不落下风吧?
怎么办,有点心动了!
双手负在背后,散宜生微微颔首,目光却转向了一望无际的麦田,似乎全然不感兴趣的样子:“不是紧迫军机便好,既如此,我就不留将军了,你且回城向主公禀报吧。”
南宫适:“……啊,啊,啊?”
你这家伙,不按套路来啊!
这不是让我如鲠在喉嘛!
哼!想这么涮你爷爷,没门!
双目一凝,在散宜生“啊你这莽夫要干什么?快把我放下来”的尖叫声中,他一把扛起这羸弱的文人,在众人猝不及防之下,跃上马就跑!
嘿嘿,你不是不肯听我说嘛?等到了主公面前,你不想听也得听!
……
“哦?”
拨弄着一串金钱的手指蓦然停下,坐于席间上首的老人缓缓抬眸,问道:“南将军此言当真?”
“绝无虚言!”南宫适捶捶胸口,双目炯炯有神,双手撑在跪坐姿势的大腿上,毫不心虚道,“正是用了玄、火两位我族女仙传下的兵法,今日我军一寻常小队与犬戎一中型部落对上时,竟能以十人小阵抗击百人!”
他狠狠一锤手,满目兴奋:“不仅丝毫不落于下风,还在仅仅两人轻伤的情形下,生擒了那部落的头目!”
“好!好!好啊!”闻言,老人随手甩下金钱串,拊掌大笑赞叹不已,“这般战果,当真不凡!”
“你训兵有道啊!”
南宫适闻言,咧嘴一笑,眸色明亮:“还是主公宽容圣明,允臣用这练兵之法,方有今日之胜!”
不错,此时他奏对之人,正是当今西伯侯姬昌。
姬昌虽已年近八十,但仍算精神矍铄。故而虽有伯邑考、姬发等可堪托付朝政的儿子,对于许多重要政事,他也事必躬亲,不假人手。
此次天庭公务员考试大典结束后,他甫一苏醒,就下令广召参试之人,以厚赏换得众人记忆中的种种技法,自军法、农学再到养生之道,凡此种种不一而同。
奏报完了军法成果后,南宫适双眸中闪过跃跃欲试之色,抱拳躬身,对姬昌道:“不过十人就有如此威力,来日将此法推广于我西岐大军,何愁不能灭了那蛮夷!”
“日后我军出征,南宫适斗胆,愿为先锋大将!”
姬昌微笑着看看自家大将战意高涨的样子,连道几声:“好!好!有南将军在,我军必然旗开得胜!”
激励完这一员大将,他又转向坐在另一边的散宜生:“不知散大夫今日进宫,又有何事?”
散宜生犹自沉浸在西岐军队以一胜十的奇迹之中,闻言微微一怔,方才躬身,边整理着思路,边详略得当地将农耕新法的成果一一禀报上去。
“好!好!好啊!”姬昌再次拊掌大笑,给予面前的文臣同等赞赏,“今日当真是个好日子,竟有如此多的好消息!”
左右看了看面前这一文一武两位大臣,他略略沉吟后,含笑道:“两位为我西岐能臣良将,若此次推行新法顺利……”
姬昌年近八十却仍未浑浊的瞳孔中眸色渐深,意有所指:“上大夫与大将军之位,不过唾手可得啊!”
闻言,散宜生和南宫适俱是一震,纷纷露出动容之色,或拱手或抱拳,齐声下拜:“主公厚德,宜生和宫适唯肝脑涂地,以死相报耳!”
“严重了,严重了,”摆摆手,姬昌温声道,“二位为我西岐立下这般大功,自然不能有功不赏。” ↑返回顶部↑
怎么办,有点心动了!
双手负在背后,散宜生微微颔首,目光却转向了一望无际的麦田,似乎全然不感兴趣的样子:“不是紧迫军机便好,既如此,我就不留将军了,你且回城向主公禀报吧。”
南宫适:“……啊,啊,啊?”
你这家伙,不按套路来啊!
这不是让我如鲠在喉嘛!
哼!想这么涮你爷爷,没门!
双目一凝,在散宜生“啊你这莽夫要干什么?快把我放下来”的尖叫声中,他一把扛起这羸弱的文人,在众人猝不及防之下,跃上马就跑!
嘿嘿,你不是不肯听我说嘛?等到了主公面前,你不想听也得听!
……
“哦?”
拨弄着一串金钱的手指蓦然停下,坐于席间上首的老人缓缓抬眸,问道:“南将军此言当真?”
“绝无虚言!”南宫适捶捶胸口,双目炯炯有神,双手撑在跪坐姿势的大腿上,毫不心虚道,“正是用了玄、火两位我族女仙传下的兵法,今日我军一寻常小队与犬戎一中型部落对上时,竟能以十人小阵抗击百人!”
他狠狠一锤手,满目兴奋:“不仅丝毫不落于下风,还在仅仅两人轻伤的情形下,生擒了那部落的头目!”
“好!好!好啊!”闻言,老人随手甩下金钱串,拊掌大笑赞叹不已,“这般战果,当真不凡!”
“你训兵有道啊!”
南宫适闻言,咧嘴一笑,眸色明亮:“还是主公宽容圣明,允臣用这练兵之法,方有今日之胜!”
不错,此时他奏对之人,正是当今西伯侯姬昌。
姬昌虽已年近八十,但仍算精神矍铄。故而虽有伯邑考、姬发等可堪托付朝政的儿子,对于许多重要政事,他也事必躬亲,不假人手。
此次天庭公务员考试大典结束后,他甫一苏醒,就下令广召参试之人,以厚赏换得众人记忆中的种种技法,自军法、农学再到养生之道,凡此种种不一而同。
奏报完了军法成果后,南宫适双眸中闪过跃跃欲试之色,抱拳躬身,对姬昌道:“不过十人就有如此威力,来日将此法推广于我西岐大军,何愁不能灭了那蛮夷!”
“日后我军出征,南宫适斗胆,愿为先锋大将!”
姬昌微笑着看看自家大将战意高涨的样子,连道几声:“好!好!有南将军在,我军必然旗开得胜!”
激励完这一员大将,他又转向坐在另一边的散宜生:“不知散大夫今日进宫,又有何事?”
散宜生犹自沉浸在西岐军队以一胜十的奇迹之中,闻言微微一怔,方才躬身,边整理着思路,边详略得当地将农耕新法的成果一一禀报上去。
“好!好!好啊!”姬昌再次拊掌大笑,给予面前的文臣同等赞赏,“今日当真是个好日子,竟有如此多的好消息!”
左右看了看面前这一文一武两位大臣,他略略沉吟后,含笑道:“两位为我西岐能臣良将,若此次推行新法顺利……”
姬昌年近八十却仍未浑浊的瞳孔中眸色渐深,意有所指:“上大夫与大将军之位,不过唾手可得啊!”
闻言,散宜生和南宫适俱是一震,纷纷露出动容之色,或拱手或抱拳,齐声下拜:“主公厚德,宜生和宫适唯肝脑涂地,以死相报耳!”
“严重了,严重了,”摆摆手,姬昌温声道,“二位为我西岐立下这般大功,自然不能有功不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