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照妖镜(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民间传说里的照妖镜,其实和佛派没太多关系的。
  东晋著名道士葛洪在《抱扑子》中说:“万物之老者,其精皆能假托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试人,唯不能于镜中易其真形耳。
  是以古之入山道士,皆以明镜径九寸以上,悬于背后,则老魅不敢近人。
  或有来试人者,则当顾视镜中,其是仙人或是山中好神者,顾镜中故如人形。若是鸟兽邪魁,则其形貌皆见镜中矣。”
  可见,照妖镜古时实为道派人物的标配,同剑、印、符牌一般。
  尺寸也有要求,直径九寸以上。
  佩戴于背后。
  如遇可疑人等,可使镜照之。
  这在一些武侠影视剧的桥段里,皆可遇见。
  除此,大约还有辟邪、辨冤、鉴形等功能。若辅以其他古籍资料,似乎还有照鬼的功用。
  如鬼界酆都大帝,私人保险柜里也有一面,以鉴鬼魅魍魉。
  ……
  十张抽奖券仅仅得到一张隐身符和一枚照妖镜,这并没有给林不凡带来多少喜悦,反而让他觉得本应如此。
  林不凡对于隐身符并没有多大兴趣,获得大奖时,他并不感到惊讶和兴奋,而是产生了一种本该如此的感觉。
  “照妖镜,快快出来见见你的新主人。”
  随着林不凡一道指令发出,很快一面普通的玻璃水银镜子落在了他的手中。
  林不凡拿到旁边的煤油灯下,细致地打量了一会儿,却发现这照妖镜除了有一层绿色涂层之外,再也没有什么能吸引人的地方。
  同系统描述出来的强大功能相比,反而看似不能再普通。
  倘若外人不知道它的名字,即便仍在路边,怕是也不会有人弯腰去捡。
  更不用说把它当作珍宝看待。
  ……
  次日一大早。
  林不凡就把张小辫儿早早叫了起来,告诉他即将动身的目的地。
  张小辫儿一听说要去凌州,兴奋的一个激灵从坑上跳了起来。
  林不凡虽说不知道这小子兴奋个什么劲,但也没去过多的追问。
  虽然张小辫儿在金棺村住了几年,但他向来是穷的叮当响。
  除了一身破烂衣物,没有别的东西可收拾的。
  因此,他师父这边一打招呼,两师徒很快就大步流星的走出金棺村,直奔他们行进的目标而去。
  直到走出金棺村之外几里,他们都未曾看到一个金棺村村民的身影。
  甚至说,连一个下山打探消息的人都没有遇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