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 / 3)
“这府里,可曾住过旁的女眷?”
萧九矜似是“无意”却又“刻意”的提起,那婢女收拾碗碟的手下没有停顿,只当她是近日无宠担忧,平和道:“王妃大可放心,昭王府从未住过旁的女眷。”
“别说有无旁的女眷了,昭王殿下稍大些便也从不让婢女近身的。”
“连些表亲什么的都无?”萧九矜这倒是有些啧啧称奇。
她本以为是谢绍怕节外生枝才一直没纳妾,如今看来倒是不然。
“当然。”那婢女虽年纪尚轻,可却是家生子、对于府中从前事也十分了解。“毕竟老王爷与王妃便是因此事结缘。这事虽是寻常,可昭王毕竟要承袭爵位,娶王妃还是要娶个有娘家助力的才好。”
第36章 白玉 故人所赠。
“‘这事寻常’?难不成你是说, 老王爷与王妃竟本是一家?”
萧九矜有些惊讶,面上却也不动声色,只表现出一副八卦的模样。
而那婢女虽是对主家忠心可到底年轻;见萧九矜一副好奇的模样, 还是忍不住告诉她:“当然。先王妃可是先昭王的表妹、谢家的表小姐呢。”
“听王府里的老嬷嬷说,那时便是先王妃入京游玩来表哥宅邸小住;先昭王一日回府见先王妃身段娉婷、双眸若水,如那画中走出来的仙子一般,一眼便相中了这位‘表小姐’,求着祖父母下聘呢!”
婢女说着, 手下收拾碗筷的速度都慢了几分。
萧九矜笑笑:“先王与先王妃, 果真是一对璧人。”
那婢女赞同地点了点头,萧九矜却是想着那座椅下的“昭”字, 微微眯了眼。
她住的这间房, 如今虽在她与谢绍“同盟”后被改成了主房, 可原本便是客房。这椅下“昭”字, 更不可能是先王妃嫁与先昭王后才刻上去的了。
先昭王这“一眼定下”,也不知是先王妃多少个日夜的情思缱绻才盼望来的。
也不知先昭王后来,是否知道了所有。
下次去问问谢绍吧?对于谢绍父母的旧事, 萧九矜仍有些好奇, 如是想到。
…………
皇帝诏萧九矜入宫是在三日后。这几日北境并无新的消息传来, 不禁令萧九矜有些担心。
京中已有了关于“三皇子妃顶替三皇子上战场”的风言风语, 如今百姓仍是带着疑惑与看热闹的意思谈论不知真假,但恐怕稍微家里有点门路便能打听到如今朝中风向,便能知晓此事属实。
三日前紫杏从宫中回来告诉她皇后并没有留她说什么话, 而她却也从宫女口中得知,顶替一事爆发不久,宫中便禁止下人再谈论此事。
而萧九矜上街时也发觉,百姓中流传的版本更多侧重于“三皇子宠爱三皇子妃、因对战局胜券在握所以纵容其代替自己出战”;而并非以往领兵的一直是三皇子妃而非三皇子本人。
不用多想, 萧九矜便知这是皇帝的手笔;哪怕对萧祺欺骗自己不满,皇帝仍是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试图将这事掩过去。
“只是不知……他们夫妻是怎么想的了。”
萧九矜坐在前往皇宫的马车上,喃喃自语道。
若是萧祺愿意还让许芸领兵、与皇帝撕破脸,她便也可以寻些人去改改这百姓间的风向;毕竟假的真不了,比起皇帝编的故事,真正的事实出来——只要萧祺愿意出面,完全还可以扭转如今的态势。
“殿下,到了。”
马车缓缓停在了大殿前,紫杏从外掀开了帘子,扶她下来。
临近午时阳光有些刺眼,萧九矜在踏上石阶,见眼前金黄色的大殿沐浴在阳光下便如那天府一般,徒然生出威严之感。 ↑返回顶部↑
萧九矜似是“无意”却又“刻意”的提起,那婢女收拾碗碟的手下没有停顿,只当她是近日无宠担忧,平和道:“王妃大可放心,昭王府从未住过旁的女眷。”
“别说有无旁的女眷了,昭王殿下稍大些便也从不让婢女近身的。”
“连些表亲什么的都无?”萧九矜这倒是有些啧啧称奇。
她本以为是谢绍怕节外生枝才一直没纳妾,如今看来倒是不然。
“当然。”那婢女虽年纪尚轻,可却是家生子、对于府中从前事也十分了解。“毕竟老王爷与王妃便是因此事结缘。这事虽是寻常,可昭王毕竟要承袭爵位,娶王妃还是要娶个有娘家助力的才好。”
第36章 白玉 故人所赠。
“‘这事寻常’?难不成你是说, 老王爷与王妃竟本是一家?”
萧九矜有些惊讶,面上却也不动声色,只表现出一副八卦的模样。
而那婢女虽是对主家忠心可到底年轻;见萧九矜一副好奇的模样, 还是忍不住告诉她:“当然。先王妃可是先昭王的表妹、谢家的表小姐呢。”
“听王府里的老嬷嬷说,那时便是先王妃入京游玩来表哥宅邸小住;先昭王一日回府见先王妃身段娉婷、双眸若水,如那画中走出来的仙子一般,一眼便相中了这位‘表小姐’,求着祖父母下聘呢!”
婢女说着, 手下收拾碗筷的速度都慢了几分。
萧九矜笑笑:“先王与先王妃, 果真是一对璧人。”
那婢女赞同地点了点头,萧九矜却是想着那座椅下的“昭”字, 微微眯了眼。
她住的这间房, 如今虽在她与谢绍“同盟”后被改成了主房, 可原本便是客房。这椅下“昭”字, 更不可能是先王妃嫁与先昭王后才刻上去的了。
先昭王这“一眼定下”,也不知是先王妃多少个日夜的情思缱绻才盼望来的。
也不知先昭王后来,是否知道了所有。
下次去问问谢绍吧?对于谢绍父母的旧事, 萧九矜仍有些好奇, 如是想到。
…………
皇帝诏萧九矜入宫是在三日后。这几日北境并无新的消息传来, 不禁令萧九矜有些担心。
京中已有了关于“三皇子妃顶替三皇子上战场”的风言风语, 如今百姓仍是带着疑惑与看热闹的意思谈论不知真假,但恐怕稍微家里有点门路便能打听到如今朝中风向,便能知晓此事属实。
三日前紫杏从宫中回来告诉她皇后并没有留她说什么话, 而她却也从宫女口中得知,顶替一事爆发不久,宫中便禁止下人再谈论此事。
而萧九矜上街时也发觉,百姓中流传的版本更多侧重于“三皇子宠爱三皇子妃、因对战局胜券在握所以纵容其代替自己出战”;而并非以往领兵的一直是三皇子妃而非三皇子本人。
不用多想, 萧九矜便知这是皇帝的手笔;哪怕对萧祺欺骗自己不满,皇帝仍是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试图将这事掩过去。
“只是不知……他们夫妻是怎么想的了。”
萧九矜坐在前往皇宫的马车上,喃喃自语道。
若是萧祺愿意还让许芸领兵、与皇帝撕破脸,她便也可以寻些人去改改这百姓间的风向;毕竟假的真不了,比起皇帝编的故事,真正的事实出来——只要萧祺愿意出面,完全还可以扭转如今的态势。
“殿下,到了。”
马车缓缓停在了大殿前,紫杏从外掀开了帘子,扶她下来。
临近午时阳光有些刺眼,萧九矜在踏上石阶,见眼前金黄色的大殿沐浴在阳光下便如那天府一般,徒然生出威严之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