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3)
我摊开信纸,确实是汉弗莱亲笔所写。我抹了一把脸上的泪,倔强地看着他:“那你什么时候来接我?”
“你开学那天,我就到站台那里等你。”
他突然想到什么,从兜里掏出了一枚戒指,它没有任何装饰,看起来朴素极了。
“这枚戒指,是答应你母亲为你做的,本来是打算等你结婚的时候送你,但,现在送也好。”
他递给我,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容。
“它有什么用吗?”我接过戒指,将它放在眼下,原来戒指内侧刻上了我的名字——「constance」。
“保护你,也能保护你爱的人。”
他这么说道,但是未收回的手指却颤抖得厉害。
舅舅其实很少对我这么有耐心,但那天他就那么站着,一直等我最后离开,把门徐徐关上。
然后,我就再也没见到过他。
同学们都说他死了,死在冰冷的地面上,以一种英雄的身份。
英雄?舅舅他从来都不想成为什么英雄,我总觉得他只是在赎罪,可是他有什么罪呢。
我去问哈利和赫敏,他们说了很多,加了很多形容词去填补他们记忆里的不真实感。我无法从他们的故事中去分辨善与恶,对与错,甚至无法同他们一起感受对于死亡的悲痛和对生命的喜悦。
我只知道,舅舅又骗了我。他这一生骗了我许多次,第一次是他跟我说,只要控制好魔力,他就能带我见妈妈;第二次他跟我说,在霍格沃茨拿到全o,他就陪我到麻瓜世界的游乐场玩;第三次他跟我说,他会在站台那里等我。但那天我等了很久,却只等到泪流满面的赫敏。
在往后的岁月里,有许多穿着巫师袍的人跑来跟我说,康斯坦斯,你舅舅是个好人。
然后我想,原来好人只能在死后被证明。
——1998年12月24日
7月初,我被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ppe专业录取了。
我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接跳上车的后座,不断催促司机开快点。从家驱车到医院,算上伦敦市中心交通拥挤的情况,我还要等半个小时才能见到南希。
我冲到床头,看见汉弗莱躬着腰坐在一旁,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穿着西装三件套,看起来依旧那么从容不迫。他伸出手,那双干枯布满皱纹的手,轻轻地落在病床边那被疼痛折磨得青青紫紫的另一只手上。
“南希,我被贝利奥尔学院的ppe录取了!” 我努力地,想控制脸上的肌肉,但却发现哽咽的声音骗不了任何人。
躺在病床上的南希脸色苍白,嘴角耸拉着似乎有点不满意,她一直希望我能进圣约翰学院的天文学系或者耶稣学院的数学系,她不止一次跟我说过,我的母亲安娜是耶稣学院数学系最出色的毕业生之一,而南希自己也是圣约翰学院天文系教授,我怎么也该继承她们的优点成为一名科学家。
而每当说起这个时候,她总是眉飞色舞,声音充满着生机活力。
但现在她却宁肯沉睡,也不再同我说这样的话。
那时,贝利奥尔学院出身的汉弗莱也不满地反驳过她,说小康妮就应该像她的爸爸,她最适合贝利奥尔学院。而南希则嗤笑一声,说如果康妮像帕特里克,那么第二年就要退学去考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咯。
现在,汉弗莱依旧坐在床边,但他是真的老了,他没有发现今天的西装与领结颜色并不相配,也没有发现有颗袖口掉落在地面上,他身子在抖,握住南希的手也在抖,那双湿润明亮的眼睛似乎还有期待。
就在此时,窗户外的一只蓝色蝴蝶静静地飞进来,像是认识他一样,翩翩落在他的手背。
而这个年过七旬的老人,默然将头埋进两臂之间,头颤颤巍巍的像个酒鬼一样,可他突然发狂,声音低沉嘶哑地喊着南希南希,不甘心地要把这个名字从血肉,从灵魂,从他五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中吐出来。
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汉弗莱。
——2000年12月24日亲爱的圣诞老人,我已经很久没有提笔在这一天写过日记了。 ↑返回顶部↑
“你开学那天,我就到站台那里等你。”
他突然想到什么,从兜里掏出了一枚戒指,它没有任何装饰,看起来朴素极了。
“这枚戒指,是答应你母亲为你做的,本来是打算等你结婚的时候送你,但,现在送也好。”
他递给我,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容。
“它有什么用吗?”我接过戒指,将它放在眼下,原来戒指内侧刻上了我的名字——「constance」。
“保护你,也能保护你爱的人。”
他这么说道,但是未收回的手指却颤抖得厉害。
舅舅其实很少对我这么有耐心,但那天他就那么站着,一直等我最后离开,把门徐徐关上。
然后,我就再也没见到过他。
同学们都说他死了,死在冰冷的地面上,以一种英雄的身份。
英雄?舅舅他从来都不想成为什么英雄,我总觉得他只是在赎罪,可是他有什么罪呢。
我去问哈利和赫敏,他们说了很多,加了很多形容词去填补他们记忆里的不真实感。我无法从他们的故事中去分辨善与恶,对与错,甚至无法同他们一起感受对于死亡的悲痛和对生命的喜悦。
我只知道,舅舅又骗了我。他这一生骗了我许多次,第一次是他跟我说,只要控制好魔力,他就能带我见妈妈;第二次他跟我说,在霍格沃茨拿到全o,他就陪我到麻瓜世界的游乐场玩;第三次他跟我说,他会在站台那里等我。但那天我等了很久,却只等到泪流满面的赫敏。
在往后的岁月里,有许多穿着巫师袍的人跑来跟我说,康斯坦斯,你舅舅是个好人。
然后我想,原来好人只能在死后被证明。
——1998年12月24日
7月初,我被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ppe专业录取了。
我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接跳上车的后座,不断催促司机开快点。从家驱车到医院,算上伦敦市中心交通拥挤的情况,我还要等半个小时才能见到南希。
我冲到床头,看见汉弗莱躬着腰坐在一旁,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穿着西装三件套,看起来依旧那么从容不迫。他伸出手,那双干枯布满皱纹的手,轻轻地落在病床边那被疼痛折磨得青青紫紫的另一只手上。
“南希,我被贝利奥尔学院的ppe录取了!” 我努力地,想控制脸上的肌肉,但却发现哽咽的声音骗不了任何人。
躺在病床上的南希脸色苍白,嘴角耸拉着似乎有点不满意,她一直希望我能进圣约翰学院的天文学系或者耶稣学院的数学系,她不止一次跟我说过,我的母亲安娜是耶稣学院数学系最出色的毕业生之一,而南希自己也是圣约翰学院天文系教授,我怎么也该继承她们的优点成为一名科学家。
而每当说起这个时候,她总是眉飞色舞,声音充满着生机活力。
但现在她却宁肯沉睡,也不再同我说这样的话。
那时,贝利奥尔学院出身的汉弗莱也不满地反驳过她,说小康妮就应该像她的爸爸,她最适合贝利奥尔学院。而南希则嗤笑一声,说如果康妮像帕特里克,那么第二年就要退学去考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咯。
现在,汉弗莱依旧坐在床边,但他是真的老了,他没有发现今天的西装与领结颜色并不相配,也没有发现有颗袖口掉落在地面上,他身子在抖,握住南希的手也在抖,那双湿润明亮的眼睛似乎还有期待。
就在此时,窗户外的一只蓝色蝴蝶静静地飞进来,像是认识他一样,翩翩落在他的手背。
而这个年过七旬的老人,默然将头埋进两臂之间,头颤颤巍巍的像个酒鬼一样,可他突然发狂,声音低沉嘶哑地喊着南希南希,不甘心地要把这个名字从血肉,从灵魂,从他五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中吐出来。
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汉弗莱。
——2000年12月24日亲爱的圣诞老人,我已经很久没有提笔在这一天写过日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