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3)
他没再就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而是说:“顾公子跟镇上的人打听出来,今晚是他们镇上一年一度的祭祀。”
“祭祀?”谢以令起了兴趣,“是祭那位雨花娘娘吗?”
南宫赐道:“应该是。看天色,快到时间了。”
谢以令身上已经不痛了,一听这话顿时又有了精神,从床上一跃而起道:“师尊,我们去看看,这祭祀又搞的什么花样。”
二人下楼时,店小二笑着迎上前,问道:“两位客官应该还没用晚膳吧,要不要用过晚膳再出去?”
南宫赐用剑柄挡住他,沉声道:“不用了,多谢。”
店小二后退两步,连连点头笑道:“那小的就不多打扰了。”
谢以令看了一眼南宫赐,南宫赐看出他在想什么,点了点头。
出了客栈,谢以令迫不及待问道:“这店小二果然有古怪。师尊,他刚才为何要避着你的剑?”
南宫赐道:“他们不过傀儡之躯,碧落灵气太重,靠太近恐躯体破裂。”
谢以令了然,一抬头,顾桓之跟阿四正站在长街上,裹着夜色寒气挨在一起。看见他出来,顾桓之忙问道:“谢师兄,你没事了吧?”
谢以令有些骄傲地抬了抬下巴:“有我师尊在,当然不会有事了,放心吧。”
这时,他怀里扑过来一个阿四:“谢辞哥哥,阿四以后再不给你吃东西了。”
他顺手拍拍阿四的脑袋道:“以后换我请你吃东西就是。”
阿四用力点了点头。
忽然,谢以令意识到了什么,脸色一僵,浑身血液一瞬间都冷了下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阿四开始叫他“谢辞哥哥”。
可一路上,自己根本从来没向阿四说过“谢辞”这个名字。
南宫赐有没有发现这件事不对劲?如果他早就发现了,心里会怎么想?要是他后面问起此事,自己又该想个什么理由?
谢以令皱起了眉。不如就说,在弄风山南宫赐没有找到自己之前,他跟阿四就已经互换过姓名了。
至于阿四为何劫走他……就交给他自己解决吧。
纵使内心再怎么忐忑不安,谢以令还是镇定地松开了阿四。
顾桓之道:“我问出来了,祭祀会在雨花庙后的一处高台举行,据说那高台名叫雨花台。”
谢以令闻言,不免有些冷冷道:“既然这平安镇的雨花庙名满天下,前来一探究竟之人肯定不少,其中定不乏灵力高深者。可我们却从未听过平安镇有什么不对劲的传闻,究竟是那些人没有发现,或是发现了却有所隐瞒,还是说,他们根本从进了镇子后,便没再出去?”
南宫赐看着他,颇为认同。
顾桓之闻言,心中不免震惊,细想下来却隐隐生出惊惧。
“原来如此。我只听过传闻,本想了解其中实况,却无人知晓,还以为是镇子本身颇为神秘的缘故。”
不再多言,一行人急匆匆向那雨花台赶去。
雨花庙后的雨花台,依山而建,谢以令他们便抄了山路爬上去,藏在了丰草茂木之间。只见高台之上,明火青烟,目光所见,竟远比那雨花庙宽阔。
平安镇百姓皆身穿红衣,头缠红布,一个挨着一个挤在火边。 ↑返回顶部↑
“祭祀?”谢以令起了兴趣,“是祭那位雨花娘娘吗?”
南宫赐道:“应该是。看天色,快到时间了。”
谢以令身上已经不痛了,一听这话顿时又有了精神,从床上一跃而起道:“师尊,我们去看看,这祭祀又搞的什么花样。”
二人下楼时,店小二笑着迎上前,问道:“两位客官应该还没用晚膳吧,要不要用过晚膳再出去?”
南宫赐用剑柄挡住他,沉声道:“不用了,多谢。”
店小二后退两步,连连点头笑道:“那小的就不多打扰了。”
谢以令看了一眼南宫赐,南宫赐看出他在想什么,点了点头。
出了客栈,谢以令迫不及待问道:“这店小二果然有古怪。师尊,他刚才为何要避着你的剑?”
南宫赐道:“他们不过傀儡之躯,碧落灵气太重,靠太近恐躯体破裂。”
谢以令了然,一抬头,顾桓之跟阿四正站在长街上,裹着夜色寒气挨在一起。看见他出来,顾桓之忙问道:“谢师兄,你没事了吧?”
谢以令有些骄傲地抬了抬下巴:“有我师尊在,当然不会有事了,放心吧。”
这时,他怀里扑过来一个阿四:“谢辞哥哥,阿四以后再不给你吃东西了。”
他顺手拍拍阿四的脑袋道:“以后换我请你吃东西就是。”
阿四用力点了点头。
忽然,谢以令意识到了什么,脸色一僵,浑身血液一瞬间都冷了下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阿四开始叫他“谢辞哥哥”。
可一路上,自己根本从来没向阿四说过“谢辞”这个名字。
南宫赐有没有发现这件事不对劲?如果他早就发现了,心里会怎么想?要是他后面问起此事,自己又该想个什么理由?
谢以令皱起了眉。不如就说,在弄风山南宫赐没有找到自己之前,他跟阿四就已经互换过姓名了。
至于阿四为何劫走他……就交给他自己解决吧。
纵使内心再怎么忐忑不安,谢以令还是镇定地松开了阿四。
顾桓之道:“我问出来了,祭祀会在雨花庙后的一处高台举行,据说那高台名叫雨花台。”
谢以令闻言,不免有些冷冷道:“既然这平安镇的雨花庙名满天下,前来一探究竟之人肯定不少,其中定不乏灵力高深者。可我们却从未听过平安镇有什么不对劲的传闻,究竟是那些人没有发现,或是发现了却有所隐瞒,还是说,他们根本从进了镇子后,便没再出去?”
南宫赐看着他,颇为认同。
顾桓之闻言,心中不免震惊,细想下来却隐隐生出惊惧。
“原来如此。我只听过传闻,本想了解其中实况,却无人知晓,还以为是镇子本身颇为神秘的缘故。”
不再多言,一行人急匆匆向那雨花台赶去。
雨花庙后的雨花台,依山而建,谢以令他们便抄了山路爬上去,藏在了丰草茂木之间。只见高台之上,明火青烟,目光所见,竟远比那雨花庙宽阔。
平安镇百姓皆身穿红衣,头缠红布,一个挨着一个挤在火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