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 第1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嫂子娘家侄儿,今年从学校毕业,分配到省城大学当老师了,之前沈云工作没定下来,我嫂子问了我没应承,上礼拜回去喝喜酒,又问我了。我寻思着,人家有诚意,咱也不好把话说死,找机会让俩孩子见见再说。”
  当妈的为闺女算计着,奔高枝儿,谁也不能说出不好来。
  大伯母的娘家爸是县郊红旗公社的会计,她嫂子是公社主任的闺女,也算门当户对。当初大伯母嫁沈大伯,算是低嫁。她娘家有势,沈家富裕。
  沈爷爷一辈子没离了马,靠着相马养马的手艺,攒下了不少家底,要不然,就是有能耐分到七个房基地,也没钱建这么大的房子不是。
  都知道沈家殷实,是靠手艺吃饭的,又没产业,成分一点问题没有。这样人家娶长媳,肯定挑。
  相亲那会儿,还叫三金镇,冯家老爹一直就是会计。镇上的班子,后来也就是跟镇名一样换个称呼,还是那些人。
  冯宁嫁进家门第二天,老太太就交了管家权,家里的钥匙,账本都归她管,开始当家了。
  自己立得住,娘家有靠,当家当得硬。
  要不怎么问都没问当爹的,她这当妈的,直接就能应承给闺女介绍对象的事呢!
  她嫂子的那个侄子,是推荐上的大学,工农兵大学生。虽说也是大学生,跟文化水平不相干,工作分配的也不算好。这会儿的大学老师,待遇并不好。只是跟农村姑娘比,条件还是天差地别的。
  “沈莲的对象不着急,我上班之后,在农场打听看看。”
  沈默直接插话提了沈莲的亲事,显然他是不认同大伯母这样相亲只往高处看的做法的。
  大伯点头应下,“能在农场找一个也挺好,离家近,知根知底的,要是有合适的,看看能不能给沈莲调回来,往上调不容易,往下走,好办。”
  从县医院到公社卫生所,那可太简单了,话只要放出去,能抢破头。
  儿媳妇们默默的吃饭,都只听着,不说话。
  洛清微见大嫂只吃眼前的咸黄瓜,喝小白菜汤,饼只咬了一口,当时没说话。
  吃完饭了,回屋带上田甜给她邮来的话梅和橘子瓣糖,路过二嫂屋,把她叫上,他们两家在西三间,穿过堂屋,到东边第一间大嫂屋里。
  大嫂正在炕上歪着,抱着肚子,脸色不太好。
  “大嫂,你咋想的?不得劲儿不会说?家里有大夫呢,舍不得用啊?”
  她这一说,把沈海去省城上班后,搬到东屋跟老太太一起住的三嫂给叫过来了。
  大嫂不好意思,坐起来,“今儿个有喜事,家里都高兴呢。我就是胃不得劲儿,反酸水,没别的。看啥呀。”
  洛清微无语,这给她能的,自己能断病了。
  “把手给我。”
  第20章 喜事连连
  “大嫂啊,你自己真一点儿没感觉?”
  洛清微都服了,自打她醒过来,一直吃着药膳,不能说每顿做得那么刚刚好,婆婆都是多做一点,加一碗水的事儿,儿媳妇们一人都跟着喝上半碗。有适合老太太喝的,带老太太一碗。
  四个儿媳妇娶进门,躺着的洛清微不算,仨大的,大嫂结婚六年头五年整,二嫂结婚三年半,三嫂结婚两年。一个没生。连怀都没怀过。
  孟大夫来家看病的时候,还求着都给把过脉,都没什么问题,主要就是儿媳妇们压力太大,越着急越怀不上。
  本来三嫂不用着急的,可是看着大嫂二嫂被逼得谁家媳妇儿怀孕了,就得躲起来偷偷哭一场,村里七大姑八大姨聚一起唠嗑,她们都得躲着走,就怕说到孩子的话题。但凡有人说什么偏方了,婆婆们都得想法子弄来,俩人就得往下咽,多恶心都得吃。
  或是听到哪里有大夫病看得好,省城,市里,不管多远,都得找去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