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 第18节(3 / 4)
本来还想说,让孩子过渡几天,高红秀来家里住几宿,学学怎么带孩子再抱走。听说人家婆婆和亲妈都在呢,打算过完冬再走。那就没法留了。
抱走吧。
“还得问问,你家有没有余粮?我们买两百斤,家里老人来了,粮不够。”
高红秀又找洛清微买粮。
“玉米还有,细粮没有多余。大黄米应该也能匀出来几斤,得问问大伯娘。”
“行,谢啦。明儿个让赵朝阳来取。”
好。
农场这边不缺粮食,不挨饿,工资也是全额开,分房了还有自己的小院子,能种菜,花销少。日子算是好过的。
每年到冬天,都有好些外地老人来农场探亲,到子女家过冬。有的还带着孙子孙女一块儿,一住几个月。
这边吃得好,还能给家里省一份口粮。
听赵朝阳说,他们家兄妹六个,父母都是造纸厂的工人,今年他妈还提前退休给他小弟接班了。哥四个,就老大结婚了,没分房子,一大家子住在十三平米的小屋里。
条件要多紧张有多紧张。
估计高红秀家也差不多。
要不,两个妈也不能一直住着,提都没提过回家的话。
刚好给带孩子了,住着吧,都是亲妈,还能撵咋滴。
不得不说,这会儿的东北,生活条件确实比别的地方高两个层次。
谁家有个东北的亲戚,都能缓解许多困顿。
第26章 小人得志
孩子到赵家了,洛清微隔三差五,卫生院里没患者的时候,就遛达着过去看看。
跟高红秀的关系,比以前更近了。
“我觉得,缘缘就是杨柳抱回来的,根本不是她在火车道捡的。”
这天,俩老太太都去邻居家里帮着包豆包去了,这边就这样,冻豆包一次包很多,都是邻里互相帮忙,做豆馅,包豆包。
高红秀在家带孩子,跟洛清微聊起来。
“咋这么说呢?”
“我住宿舍的时候听说的,杨柳想回城,直接回省城回不去,夏梦之前不是调去县剧团了吗?杨柳想照着她的路子走,先调去县城,然后再想法子调回城省。折腾了几个月,每周休息都往县城跑去找夏梦,夏梦没帮她。
后来说是认识了一个女知青,那女知青的男朋友是省里大领导的侄子,那段时间她特别兴奋,想尽法子跟大家换粮票,到处淘换吃的用的带去县城,每次回来,都在念叨着回城后的打算。
两个月之前,突然不念叨了,也不提那个女知青了,也不提回城了。
上个月,有电话打到知青办找她,她拿上钱就走了。再回来就说捡了个孩子。
前天,我去给缘缘买奶粉,看到她去知青办交申请表,听宿舍的人说,要调去县里的中学当老师。
之前我也没多想,她这一调走,把前后一联系,我这心里就犯疑惑,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她帮着别人处理了孩子,人家帮她调的工作呢?” ↑返回顶部↑
抱走吧。
“还得问问,你家有没有余粮?我们买两百斤,家里老人来了,粮不够。”
高红秀又找洛清微买粮。
“玉米还有,细粮没有多余。大黄米应该也能匀出来几斤,得问问大伯娘。”
“行,谢啦。明儿个让赵朝阳来取。”
好。
农场这边不缺粮食,不挨饿,工资也是全额开,分房了还有自己的小院子,能种菜,花销少。日子算是好过的。
每年到冬天,都有好些外地老人来农场探亲,到子女家过冬。有的还带着孙子孙女一块儿,一住几个月。
这边吃得好,还能给家里省一份口粮。
听赵朝阳说,他们家兄妹六个,父母都是造纸厂的工人,今年他妈还提前退休给他小弟接班了。哥四个,就老大结婚了,没分房子,一大家子住在十三平米的小屋里。
条件要多紧张有多紧张。
估计高红秀家也差不多。
要不,两个妈也不能一直住着,提都没提过回家的话。
刚好给带孩子了,住着吧,都是亲妈,还能撵咋滴。
不得不说,这会儿的东北,生活条件确实比别的地方高两个层次。
谁家有个东北的亲戚,都能缓解许多困顿。
第26章 小人得志
孩子到赵家了,洛清微隔三差五,卫生院里没患者的时候,就遛达着过去看看。
跟高红秀的关系,比以前更近了。
“我觉得,缘缘就是杨柳抱回来的,根本不是她在火车道捡的。”
这天,俩老太太都去邻居家里帮着包豆包去了,这边就这样,冻豆包一次包很多,都是邻里互相帮忙,做豆馅,包豆包。
高红秀在家带孩子,跟洛清微聊起来。
“咋这么说呢?”
“我住宿舍的时候听说的,杨柳想回城,直接回省城回不去,夏梦之前不是调去县剧团了吗?杨柳想照着她的路子走,先调去县城,然后再想法子调回城省。折腾了几个月,每周休息都往县城跑去找夏梦,夏梦没帮她。
后来说是认识了一个女知青,那女知青的男朋友是省里大领导的侄子,那段时间她特别兴奋,想尽法子跟大家换粮票,到处淘换吃的用的带去县城,每次回来,都在念叨着回城后的打算。
两个月之前,突然不念叨了,也不提那个女知青了,也不提回城了。
上个月,有电话打到知青办找她,她拿上钱就走了。再回来就说捡了个孩子。
前天,我去给缘缘买奶粉,看到她去知青办交申请表,听宿舍的人说,要调去县里的中学当老师。
之前我也没多想,她这一调走,把前后一联系,我这心里就犯疑惑,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她帮着别人处理了孩子,人家帮她调的工作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