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 第6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一身的劲儿,说来年把他爸妈的地也种了,再想法子开些荒地。
  钱里有火,那家伙,屁股都长钉子了,坐了没半小时就跑了,要去商场给他媳妇买军绿的布料回家做裙子穿去。”
  挣了钱,哪有不花的。
  农民挣着钱,那整个市场就向好。
  随着秋收结束,大街上的摩托车多起来了。
  批发市场里人来人往的,乡下上来买货的人多了几倍,还有很多人骑着摩托车来市场进货,在家里开了小卖店,生意也都不错。
  哪怕是只卖个酱油醋等日常需要的,也挣点儿活钱,日常花销够了。
  沈江也买了个摩托,天天骑着摩托车送晨曦妈上班,晚上没事儿两口子还去原来那平房看看,一周也总得带着大嫂回一趟娘家,有时候还往金家园子跑。
  老太太见天儿在家里坐着,都会听声儿了,远远的听着摩托车声音就知道他大孙子下班了。
  “奶奶,大舅爷在京城买了票,下周就能到省城了。这个周末,咱们先过去?那边儿的房子也得收拾一下,卫生平时三哥三嫂照看着,咱得去把窗帘被褥啥的提前准备上……”
  港岛的大舅爷本来说夏天就要过来,到了京城,水土不服,住了几天院,养了一阵子。
  到底年岁大了,身体保养的再好,也不敢大意。
  回来又要坐好久的火车,怕折腾病了。
  入秋之后,政府这边借用了军区的军用机场,总算是有了民航机场,就飞几个大城市,一周一到两班。
  交通一下子就方便起来。
  做生意的方便,探亲访友一样方便。
  当然,这是对不差钱的人来说的,这会儿的机票非常贵,从京城到省城,一张票就两千三百多块钱。四十年后,六百都用不上。这就是不发达的痛。
  对罗大舅爷来说,这就不算是钱,不够吃顿饭呢。
  老太太挺瞒着见亲人的,到了她这个年纪,少年时的恩怨,早都看开了,亲人还能相聚,就不容易。十几个兄弟姐妹,剩下他们俩了,只有亲近的。
  “去,这就去。今年冬天我不陪着孩子们去南边了,你们自己安排。过年,也在省城过吧?省城发达,买东西、出门都方便。”
  “行啊,都听您的。”
  把刘姨和美玉都带上,老太太用惯了她们,刘姨做菜也地道,美玉能干。
  家里刘老实两口子坚持一下,忙一点,也能忙得开。
  家里买了新车,姜勇帮着找了个叫陈成柱的小伙子,汽车兵退伍的。当司机,也帮着家里干点零活,主要是接送孩子,也是保护孩子。
  柱子开车,送洛清微和老太太,还有刘姨、付美玉到省城。沈默忙,没时间去。
  老王府旁边的院子,建成大半年了,古香古色的三进四合院,老太太直接住到后院,把中间主院给大舅爷留着。
  洛清微带着刘姨和付美玉逛了一天的商场,买了布料,商场有做窗帘的,有尺寸就能做。又买了现成的被褥,垫子啥的。
  还有一些日常需要的锅碗瓢盆。
  晚上三哥、三嫂带着朝阳一块儿过来吃饭,他们平常隔三差五的来打扫打扫卫生。
  三哥申请了办公室的文职,不再跟着工程队满世界跑了,守家在地的,挣得工资少一半,但是他在家上班,家里的买卖能照看着,现在三嫂的铺子挣的多,也不差他那一半工资了,多个人在家,省的劲比工资重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