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仅不认为晋王在助长梁国的战斗力,威胁大姚,反而认为还能促进两国友好。
  而梁国承了恩,自然不会再像之前那样违背盟约,说不定到时候晋王出面要回南梁都,大梁太子都得考虑一下。
  就这样关于春一居的闹剧,反倒助推了大梁的局势。
  大梁商务团,以蓝铃与邓世子为首,听说此事。
  蓝铃赞扬南青高风亮节,器宇不凡,来日必成大器。
  邓世子却愁眉苦脸道:“本以为低调点把煤炭运回去,就只是荒北与大梁个人的生意,以后我们抗突击寇成功,至少只是欠了晋王一个人的恩情。”
  “现在倒好,欠了整个大姚的人情。一旦大姚皇帝要求归还南梁都,大梁敢不还吗?”
  “这晋王也不知道是在帮我们还是害我们?”
  蓝铃闻言心思越发复杂起来:“太子殿下,他不会以怨报德。”
  一车车煤炭由火车直接押运到接近西北的一座县城作为中转站,之后运到周天城,大梁再派人送到南梁都直接运回国就行了。
  等煤炭转送到周天城,荒北无论是平民子弟还是世家子弟,都意识到南梁都作为周天城与西北的中转站多么便利。
  若是当初能让晋王打通南梁都的路,他们荒北会拥有一条水陆交叉通用的航运。
  到时候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都非常方便。
  盛世,南梁都是交通运转站。
  战时,是粮草运输线。
  很快香香馆出现一通关于南梁都的报道,里面列举了地理位置的优越,与南梁都的归属权。使得荒北的年轻男女都希望未来能够收回南梁都。
  而最有可能收回它的人,就是晋王。
  如今报道到处传播,甚至传到了京城,引起京城士子们的注意。
  还有包括严公公听说进京赶考的贡生,竟然是个德行有缺的人。
  他当即联系户部官员希望他们重点关注此人,以免他再生事端。
  户部官员更是一刀斩,剥夺王伟禾今年的参试资格,都不必上报了。
  因为新帝非常重视今年的科举,有什么风吹草动,官员们都草木皆兵,宁杀错不放过。
  王伟禾得到自己该有的下场。
  严公公却认为晋王过于宣传南梁都。
  还有卖煤炭一事,都是选择后上报,风险极大,容易落人口柄。
  南青吸取教训,并且多谢严公公替她上报。
  “以后南梁都能不能回来,就看大梁太子还要不要自己的名声?”
  严公公闻言都忍不住赞赏晋王,居然会通过舆论对本就爱惜羽毛的大梁太子形成压力。
  如此大梁太子再想反悔,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新帝托咱家询问荒北能否运煤进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