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人,这是荒北商人都抢着要的粉条,十文钱一斤。您不知道?”一个乡民没忍住说漏嘴。
  让其他乡民暗戳戳将人拉下来,生怕说太多,买不到土豆和红薯。
  高州县令闻言,默默观察一下。
  随后下令开铺放豆子。
  毕竟吃人嘴短,这一批货就便宜他们了。
  当成筐成筐土豆像不要钱似的拿出来,各村乡民的青壮年都抢着要土豆,其次是红薯。
  不到一个时辰就被抢购一空。
  吴泰府也是同样的情况,当地县令发现乡民们都有组织地抢购土豆和红薯,力度不比西北商人差多少。
  甚至西北商人前段时间吃了太多存量,现在明显有点消化不良。说白了,钱包瘪下去了。
  要不是赵家下了死命令,只许买不许卖,西北商人早就按耐不住把购买的土豆红薯抛售出去,以此减少损失。
  他们此前怎么都想不明白,晋王为什么要将如此珍贵的粮食放到西北,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惩罚一下背叛商务府的商人?
  现在赵家都反应过来了。
  也许没有那么简单!
  晋王对付西北商人扰乱粮价市场,可能只是其中一个目的。
  但另一个目的是什么?很多自诩七窍玲珑的门客,猜来猜去,基本都是一些晋王威胁论。
  也有人认为晋王是故意填补大姚日渐出现的粮荒。
  不然前几个月怎么会出现叛军?还不是因为欠收闹得?
  至于南青什么目的,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皇宫内的新帝听严公公汇报上次拿铁木兰镇压叛军一事,高兴得合不拢嘴。
  原本杀死一些狼子野心的逆贼,已经是极大的胜利。
  幸存一些乱民,都是为了一口饭反朝廷,朝廷可以作为正义之师杀了他们。
  可乱民毕竟是大姚人,即便有罪,杀了也容易影响人心。不杀,又留着那么多嘴,哪有粮食养他们。
  朝廷也因为乱民一事,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此事就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然而现在不同了。有了大量便宜的土豆和红薯。
  新帝只需要大发慈悲给乱民一些路费和土豆红薯,他们就能回家乡自己种红薯种土豆,起码不用再担心饿死。
  有口饭吃就不容易被人蛊惑造反。
  一举多得。
  “皇兄真是当世奇才!”新帝开心的时候没忍住多喝两杯。
  严公公提醒道:“陛下,以奴婢之见,您也购一些土豆和红薯,还有玉米预防灾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