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条源城到镇北府,一条回关内的草原班列,一条镇北府、一条岐南、一条通往西北高州府。
  由于火车的诞生,陆地间尽管距离长,但已经速度已经可以弥补时间短板。
  已经比水路速度快。
  现在汾城因为没有火车,反而成为连接荒北最远的地方。
  郡王妃蒋氏生怕自己家落后,已经一天三封信申请明年有一条轨道到汾城。
  南青自然将汾城加入备忘录。
  尤其是岐南火车站,投入使用的那一天,她还特地坐着去见广怀郡主。
  当时广怀郡主那副表情,简直跟见了鬼似的。
  不是因为她,是因为火车。
  当初广怀郡主答应还权后,她就不再管岐南事务,手下地方世家爱干嘛就干嘛。都和她无关。
  只是没想到岐南的百姓反而跑得最快,让地方世家恐慌人口流失,一个个低下身段,卑微的不得了。
  现在火车都铺到家门口了。以后这里的世家但凡敢出点乱子,晋王的御卫军士兵当天就到岐南,打完仗,晚上还能回去吃晚饭* 。
  至于岐北为什么没有火车?
  大家都心照不宣。
  因为安宁侯已经搬走了。他搬去六县住了。
  岐北各种优势基本被岐南架空。
  岐北的读书人也大量流失,不认同晋王的就去了京城或者其他地方,认同的基本已经搬到镇北府住下。
  当地百姓也不愿意受苦,宁愿去荒北睡马路,都好比在老家饿死好。
  因为不知为何荒北的低价粮,可以去哪个地方,就是没去岐北?有人问过还以为晋王故意给岐北穿小鞋,结果打听才知道,人家晋王懒得针对岐北。是岐北自己的地方势力垄断了粮市,让低价进的粮食高价出。
  要不是土豆红薯玉米冲击了市场。
  大半民众还不知道真相。
  而知道真相的民众,纷纷趁夜举家搬迁,再也不愿意回岐北。就跟岐南逃跑的民众一样,宁愿睡在荒北干净的大马路上。
  相信晋王不会不管他们。
  南青正是有意利用虹吸效应,将落后地区的人吸引到发达地区来。
  镇北府这几年修修建建,地盘扩了又扩,分区街道列了又列,基本已经居住了三百万人。
  已经算是个古代超大的城市。
  不过南青这次来并没有耀武扬威的意思,她体验了一把火车,发现速度比之前快多了。
  之前平均时速估计也就三十多平方公里。
  如今坐了两个小时就达到岐南,时速分明已经快接近五十平方公里。
  南青记得蒸汽火车的速度要是发挥到极致,能有二百来平方公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