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2 / 3)
他眼神示意了书砚一下,书砚立刻心领神会,从兜里掏出一个用红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箱子,递给王怀仁。
王怀仁从袋子里取出两个小巧精致的银锁,上面清晰地刻着“平安”二字。
他在两个小孩面前轻轻晃了晃,银锁上的小铃铛发出清脆悦耳、叮叮当当。
笑着问道:“喜不喜欢呀?”
两个小孩看到精美的银锁,眼睛一亮,先是扭头看向朱秀儿和林老婆子,在得到两个大人肯定的默许后,这才转过头,齐声说道:“喜欢!王爷爷送的都喜欢!”
王怀仁和书砚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对这两个懂礼貌、知礼数的小孩愈发喜爱。
当下,王怀仁便小心翼翼地给两个孩子戴上了平安锁。
书砚笑着说道:“老爷早知道家里有四个孩子,特地吩咐铁匠连夜打了四个银锁。这还有两个呢,另外两个孩子也过来戴上吧。”
柳雪梅一听自家文哥儿也有份,笑容愈发灿烂。
很快王怀仁便给四个孩子全都戴上了小银锁。
这银锁做工精巧细致,样式新颖别致,一看便知花费了不少心思。
宋明玉小手轻轻摸了摸,而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衣襟里藏好。
暗想着,这可是实打实的银子,往后要是碰上啥难事,也能有个应急的傍身钱。
孩子们对于脖子上精巧的银锁都开心不已,对王怀仁更加亲近,嘴跟抹了蜜一样‘爷爷’喊着。
大人们不禁都笑起来。
林老婆子也适时说道:“一路奔波,想必都饿了,咱们
开饭吧。”
几个孩子终于盼到开饭,兴奋得又蹦又跳,“开饭啦,开饭啦!”
宋老汉笑着打趣道:“几个小馋猴,一天到晚就眼巴巴盼着吃饭。”
林老婆子笑道:“雪梅做饭好吃,孩子们爱吃饭,也是好事。”
柳雪梅也笑,“还得亏爹娘平日里给我机会,我平日里也没啥别的事儿,就爱琢磨琢磨饭菜。不然平日在家也闲得浑身不自在。”
柳雪梅这话一出口,众人又是一阵笑。
很快就落了座。
王怀仁夹起一块芋头蒸肉,放入口中细细品尝,软糯香甜的口感瞬间在舌尖上弥漫开来,再加上肉经过爆炒后那油滋滋、令人垂涎的香气,还有一种说不出的调料,带着酸酸甜甜的独特滋味。
几种味道完美融合在一起,香气四溢,勾得人食欲大增,欲罢不能,让人舍不得一下子吃完。
王怀仁毫不吝啬地夸赞:“柳娘子,这道芋头蒸肉实在是别具一格、新奇得很,我此前从未尝过这般独特美妙的口感。依我看,就算是县里那些大酒楼的掌勺大厨,手艺怕也比不上柳娘子。”
柳雪梅听了,笑得愈发灿烂,谦逊摆手道:“王老爷过奖了,都是自己瞎琢磨捣鼓出来的。您要是喜欢吃,等会儿我再多做一些,您带回去热一热,下一顿还能接着吃。”
书砚听着这淳朴又实在的话语,不禁莞尔。
自家老爷身居官场多年,这些年不知有多少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来讨好巴结。
有的想拜入门下求得庇护,有的自荐为奴以求飞黄腾达,还有人劝老爷娶妻,可哪一个不是心怀鬼胎、各藏心机。 ↑返回顶部↑
王怀仁从袋子里取出两个小巧精致的银锁,上面清晰地刻着“平安”二字。
他在两个小孩面前轻轻晃了晃,银锁上的小铃铛发出清脆悦耳、叮叮当当。
笑着问道:“喜不喜欢呀?”
两个小孩看到精美的银锁,眼睛一亮,先是扭头看向朱秀儿和林老婆子,在得到两个大人肯定的默许后,这才转过头,齐声说道:“喜欢!王爷爷送的都喜欢!”
王怀仁和书砚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对这两个懂礼貌、知礼数的小孩愈发喜爱。
当下,王怀仁便小心翼翼地给两个孩子戴上了平安锁。
书砚笑着说道:“老爷早知道家里有四个孩子,特地吩咐铁匠连夜打了四个银锁。这还有两个呢,另外两个孩子也过来戴上吧。”
柳雪梅一听自家文哥儿也有份,笑容愈发灿烂。
很快王怀仁便给四个孩子全都戴上了小银锁。
这银锁做工精巧细致,样式新颖别致,一看便知花费了不少心思。
宋明玉小手轻轻摸了摸,而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衣襟里藏好。
暗想着,这可是实打实的银子,往后要是碰上啥难事,也能有个应急的傍身钱。
孩子们对于脖子上精巧的银锁都开心不已,对王怀仁更加亲近,嘴跟抹了蜜一样‘爷爷’喊着。
大人们不禁都笑起来。
林老婆子也适时说道:“一路奔波,想必都饿了,咱们
开饭吧。”
几个孩子终于盼到开饭,兴奋得又蹦又跳,“开饭啦,开饭啦!”
宋老汉笑着打趣道:“几个小馋猴,一天到晚就眼巴巴盼着吃饭。”
林老婆子笑道:“雪梅做饭好吃,孩子们爱吃饭,也是好事。”
柳雪梅也笑,“还得亏爹娘平日里给我机会,我平日里也没啥别的事儿,就爱琢磨琢磨饭菜。不然平日在家也闲得浑身不自在。”
柳雪梅这话一出口,众人又是一阵笑。
很快就落了座。
王怀仁夹起一块芋头蒸肉,放入口中细细品尝,软糯香甜的口感瞬间在舌尖上弥漫开来,再加上肉经过爆炒后那油滋滋、令人垂涎的香气,还有一种说不出的调料,带着酸酸甜甜的独特滋味。
几种味道完美融合在一起,香气四溢,勾得人食欲大增,欲罢不能,让人舍不得一下子吃完。
王怀仁毫不吝啬地夸赞:“柳娘子,这道芋头蒸肉实在是别具一格、新奇得很,我此前从未尝过这般独特美妙的口感。依我看,就算是县里那些大酒楼的掌勺大厨,手艺怕也比不上柳娘子。”
柳雪梅听了,笑得愈发灿烂,谦逊摆手道:“王老爷过奖了,都是自己瞎琢磨捣鼓出来的。您要是喜欢吃,等会儿我再多做一些,您带回去热一热,下一顿还能接着吃。”
书砚听着这淳朴又实在的话语,不禁莞尔。
自家老爷身居官场多年,这些年不知有多少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来讨好巴结。
有的想拜入门下求得庇护,有的自荐为奴以求飞黄腾达,还有人劝老爷娶妻,可哪一个不是心怀鬼胎、各藏心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