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2 / 3)
他礼貌提出道:“若是这样,便还会滋生出一些新的问题。来帮官府做事便可保一日三餐,此消息放出定会有许多人来报名,到时候人数众多,而工位却少,这该如何,到时候还有可能为了争抢名额大出手,又少不了一番争执。”
宋明玉思索片刻,继续窝在林老婆子的怀中咬着芋头饼,“王伯伯这个问题好难哦,囡囡想不出来啦。”
王怀仁听着她这孩子气的话,才想起来对方不过只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
他对宋家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层面。在宋家,你甚至可以和一个五岁的女娃聊治灾大事,对方还能豪不怯场地与你侃侃而谈。
简直是不可思议。
宋大郎看出他眼底的震惊,笑着解释道:“小妹天资聪慧,爹娘也从未厚此薄彼,除了文哥儿年岁还未到之外,江哥儿与云哥儿还有小妹,都是去学堂读书的,小妹识字,也喜看书,想必这些也是从书中看来的。”
宋明玉点点头,这也是为什么她不选择继续说下去的原因。
这幅身体才五岁,智多近妖,这可不是什么好称号,特别是安在一个没有任何自保能力的小农女身上。
她眨着眼睛,手舞足蹈道:“囡囡喜欢看好多好多书,不止是孙夫子的藏书,还有好多三哥带回来的史书囡囡也喜欢!”
“囡囡也会好多好多厉害的东西哦!”
这小孩子的天真态尽显的模样,让在场所有人舒颜一笑。
王怀仁摸了摸胡子,点头笑着,顺着宋明玉的话往下说,“读书确实是好的,乖囡囡很厉害。”
这话让宋家人莞尔,纷纷道:“您要是再夸她,她就要上天了。”
王怀仁一笑,“聪慧的乖孩子,多夸两句又如何。”
不过目前他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官府没有那么多招帮工的需求,若是来了很多百姓,这该怎么办。
他总觉得还差一点就可以达到将所有关联点都串在一起的绝妙方法,但就是还差那么一点。
这种感觉让他颇为困顿。
宋大郎看出他的思虑,犹豫着道:“这消息放出去,要是招来了很多人,也不一定都要让他们都做救灾的帮工嘛,看看其他地方缺不缺人,都分派去干活去。”
王怀仁看向他,道:“这大霜灾的天,还能去干什么活?”
这可难到宋大郎了,他对官府和县城里头的待办事项也不懂,算是个愣头青,他摸了摸脑袋道:“那也总不能让人来了又回去吧…”
那句话一直盘旋在王怀仁的脑袋里,可以分配多招来的人去干别的活…
他瞬间想通了什么,只觉得有一道尖利的剑划过黑暗,光明乍现,“对啊,不一定是救灾的帮工,前些日子县城外有一处石桥要修,还有永昌镇,一个多月前也招了人去修缮牢狱,这些正在进行的工程都因为霜灾耽搁了,也都需要人手…”
王怀仁拍掌大笑,“对啊!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除了救灾之外,还有一大堆的工程等着干。每个人分配一个位置,只管一顿饭…”
“之前招工还得管饭给银,如今只需要管饭就成,官府就可以省下银子去买粮食,分发下去更多的救济。招工来干活了,且匪患也能少一些,也少了一笔打匪的开支,也能省下更多银子去买粮。”
“有活干,那些人就没有那么多心思去当山匪了,这山匪这也镇压下来了!如此便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宋家人听到王怀仁的喃喃自语,也明白了这其中的原理。宋大郎和宋老汉更是赞叹此计甚妙。
想到了好计策,王怀仁当下便等不及了,迫不及待就要回去和陈舟商量,他站起身来,对着宋家人拱手道:
“今日我王伯远在此得到妙计,日后定会重重感谢。”
突然一个大礼让宋家人猝不及防,宋老汉反应快,连忙拉住他道:“伯远,都是一家人,什么感谢不感谢的,你还点拨三郎,咱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呢。”
宋老汉犹豫着,看了宋明玉一眼,对着王怀仁道:“伯远,我老宋家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你回去之后,不管这计策有用没用,还请不要和旁人说起,有些部分是囡囡说的。” ↑返回顶部↑
宋明玉思索片刻,继续窝在林老婆子的怀中咬着芋头饼,“王伯伯这个问题好难哦,囡囡想不出来啦。”
王怀仁听着她这孩子气的话,才想起来对方不过只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
他对宋家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层面。在宋家,你甚至可以和一个五岁的女娃聊治灾大事,对方还能豪不怯场地与你侃侃而谈。
简直是不可思议。
宋大郎看出他眼底的震惊,笑着解释道:“小妹天资聪慧,爹娘也从未厚此薄彼,除了文哥儿年岁还未到之外,江哥儿与云哥儿还有小妹,都是去学堂读书的,小妹识字,也喜看书,想必这些也是从书中看来的。”
宋明玉点点头,这也是为什么她不选择继续说下去的原因。
这幅身体才五岁,智多近妖,这可不是什么好称号,特别是安在一个没有任何自保能力的小农女身上。
她眨着眼睛,手舞足蹈道:“囡囡喜欢看好多好多书,不止是孙夫子的藏书,还有好多三哥带回来的史书囡囡也喜欢!”
“囡囡也会好多好多厉害的东西哦!”
这小孩子的天真态尽显的模样,让在场所有人舒颜一笑。
王怀仁摸了摸胡子,点头笑着,顺着宋明玉的话往下说,“读书确实是好的,乖囡囡很厉害。”
这话让宋家人莞尔,纷纷道:“您要是再夸她,她就要上天了。”
王怀仁一笑,“聪慧的乖孩子,多夸两句又如何。”
不过目前他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官府没有那么多招帮工的需求,若是来了很多百姓,这该怎么办。
他总觉得还差一点就可以达到将所有关联点都串在一起的绝妙方法,但就是还差那么一点。
这种感觉让他颇为困顿。
宋大郎看出他的思虑,犹豫着道:“这消息放出去,要是招来了很多人,也不一定都要让他们都做救灾的帮工嘛,看看其他地方缺不缺人,都分派去干活去。”
王怀仁看向他,道:“这大霜灾的天,还能去干什么活?”
这可难到宋大郎了,他对官府和县城里头的待办事项也不懂,算是个愣头青,他摸了摸脑袋道:“那也总不能让人来了又回去吧…”
那句话一直盘旋在王怀仁的脑袋里,可以分配多招来的人去干别的活…
他瞬间想通了什么,只觉得有一道尖利的剑划过黑暗,光明乍现,“对啊,不一定是救灾的帮工,前些日子县城外有一处石桥要修,还有永昌镇,一个多月前也招了人去修缮牢狱,这些正在进行的工程都因为霜灾耽搁了,也都需要人手…”
王怀仁拍掌大笑,“对啊!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除了救灾之外,还有一大堆的工程等着干。每个人分配一个位置,只管一顿饭…”
“之前招工还得管饭给银,如今只需要管饭就成,官府就可以省下银子去买粮食,分发下去更多的救济。招工来干活了,且匪患也能少一些,也少了一笔打匪的开支,也能省下更多银子去买粮。”
“有活干,那些人就没有那么多心思去当山匪了,这山匪这也镇压下来了!如此便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宋家人听到王怀仁的喃喃自语,也明白了这其中的原理。宋大郎和宋老汉更是赞叹此计甚妙。
想到了好计策,王怀仁当下便等不及了,迫不及待就要回去和陈舟商量,他站起身来,对着宋家人拱手道:
“今日我王伯远在此得到妙计,日后定会重重感谢。”
突然一个大礼让宋家人猝不及防,宋老汉反应快,连忙拉住他道:“伯远,都是一家人,什么感谢不感谢的,你还点拨三郎,咱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呢。”
宋老汉犹豫着,看了宋明玉一眼,对着王怀仁道:“伯远,我老宋家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你回去之后,不管这计策有用没用,还请不要和旁人说起,有些部分是囡囡说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