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 / 3)
“娘子,我方才出门碰到宋家人了,他们在白泽书院附近支了一个馄饨小摊子。”
谢二娘子轻轻嗯了一声,“就是去岁送山货来的那家人?”
“是。”
谢二娘子睁开眼睛,慢悠悠从一旁的小桌上拿起一块糕点,“他们倒是实诚人家,送来的山货品样都不错,珍姐儿这个挑嘴的,什么都不吃,就爱吃那些山货。”
春月捏着肩,应着她:“珍姐儿愿意吃,也是好事。”
谢二娘子坐直了身体,“对了,兴宁书院这两日就要报道了,诏哥儿去哪了,不会又去那座大山里转悠了吧。”
春月摇摇头,“应该不会,昨日我还看见诏哥儿带着那只豹子去逗老夫人呢。”
谢二娘子叹了一口气,躺了回去,终是没说话,眉头越皱越紧。
*
麻烦事解决,宋家人将剩下的东西收拾好,牛车缓缓朝出镇子的方向去。
柳雪梅还是觉得有些飘飘然,她掐着手指头算来算去,除去买原料的银钱,今日净赚了差不多五百文钱。
这可是五百文啊,要是放在以前,五百文得需一个成年汉子去打一个月的帮工才能赚到。
如今他们来摆摊一天就赚到了,这怎么能不让人雀跃。
柳雪梅高兴,不舍地摩梭了钱袋子半响,将钱袋子郑重放到林老婆子手中,“娘,这钱您收着。”
林老婆子推回去,开口道:“煮馄饨的汤底需要不少大棒骨,还有一些必须品,这些钱怕是不够卖哟。”
柳雪梅回过神,“是了,还要将馄饨馅料备好。”
宋大郎勒着缰绳,牛车往猪肉铺子的方向去,采买完了熬汤所需的底料之后,又去了香料铺子。
因着稻子刚种下去没多久,这会粮食价贵,其他东西的价格也就衬得没那么高。
如香料,要是放在之前,也只有达官贵人们吃饭这样讲究,要香料调味,因此香料价也贵,哪里是他们这些泥腿子能想的。
也正因为加了香料,宋家馄饨也比其他的馄饨摊更为浓郁鲜香,也更好吃。
一下子买了十几斤猪肉和大骨,还有一些必的香料,五百文钱所剩无几。
朱秀儿安慰着生意越来越好,银子早晚都会赚回来,一家人心里这才舒畅,心情轻快往家的方向赶去。
回到家,大家伙围着将馄饨摊发生的事复盘了一遍,知道馄饨赚钱,每个人心里都畅快,一直忙活到月上枝头,才将明日所需的馅料全都整理好,放入井里。
第二天,几人开心上路,往镇子的方向驶去。
*
谢家。
谢二娘子已经起床,带着昏昏欲睡的珍姐儿去向谢老太太请安。
屋内还有两三个美妇人已经等着,谢承宇大早上就被叫起来请安,胖胖的小脸满是不高兴,看着下一秒就要哭闹起来,丫鬟一直尝试着用牛乳哄他,小胖墩还是一脸倔强。
谢老太太姗姗来迟,笑着:“都说了以后不用来这么早,每十五日来一次就好。”
谢二娘子起身搀扶她,“这哪能呢,老太太您宅心仁厚,但咱们也不能落了规矩。” ↑返回顶部↑
谢二娘子轻轻嗯了一声,“就是去岁送山货来的那家人?”
“是。”
谢二娘子睁开眼睛,慢悠悠从一旁的小桌上拿起一块糕点,“他们倒是实诚人家,送来的山货品样都不错,珍姐儿这个挑嘴的,什么都不吃,就爱吃那些山货。”
春月捏着肩,应着她:“珍姐儿愿意吃,也是好事。”
谢二娘子坐直了身体,“对了,兴宁书院这两日就要报道了,诏哥儿去哪了,不会又去那座大山里转悠了吧。”
春月摇摇头,“应该不会,昨日我还看见诏哥儿带着那只豹子去逗老夫人呢。”
谢二娘子叹了一口气,躺了回去,终是没说话,眉头越皱越紧。
*
麻烦事解决,宋家人将剩下的东西收拾好,牛车缓缓朝出镇子的方向去。
柳雪梅还是觉得有些飘飘然,她掐着手指头算来算去,除去买原料的银钱,今日净赚了差不多五百文钱。
这可是五百文啊,要是放在以前,五百文得需一个成年汉子去打一个月的帮工才能赚到。
如今他们来摆摊一天就赚到了,这怎么能不让人雀跃。
柳雪梅高兴,不舍地摩梭了钱袋子半响,将钱袋子郑重放到林老婆子手中,“娘,这钱您收着。”
林老婆子推回去,开口道:“煮馄饨的汤底需要不少大棒骨,还有一些必须品,这些钱怕是不够卖哟。”
柳雪梅回过神,“是了,还要将馄饨馅料备好。”
宋大郎勒着缰绳,牛车往猪肉铺子的方向去,采买完了熬汤所需的底料之后,又去了香料铺子。
因着稻子刚种下去没多久,这会粮食价贵,其他东西的价格也就衬得没那么高。
如香料,要是放在之前,也只有达官贵人们吃饭这样讲究,要香料调味,因此香料价也贵,哪里是他们这些泥腿子能想的。
也正因为加了香料,宋家馄饨也比其他的馄饨摊更为浓郁鲜香,也更好吃。
一下子买了十几斤猪肉和大骨,还有一些必的香料,五百文钱所剩无几。
朱秀儿安慰着生意越来越好,银子早晚都会赚回来,一家人心里这才舒畅,心情轻快往家的方向赶去。
回到家,大家伙围着将馄饨摊发生的事复盘了一遍,知道馄饨赚钱,每个人心里都畅快,一直忙活到月上枝头,才将明日所需的馅料全都整理好,放入井里。
第二天,几人开心上路,往镇子的方向驶去。
*
谢家。
谢二娘子已经起床,带着昏昏欲睡的珍姐儿去向谢老太太请安。
屋内还有两三个美妇人已经等着,谢承宇大早上就被叫起来请安,胖胖的小脸满是不高兴,看着下一秒就要哭闹起来,丫鬟一直尝试着用牛乳哄他,小胖墩还是一脸倔强。
谢老太太姗姗来迟,笑着:“都说了以后不用来这么早,每十五日来一次就好。”
谢二娘子起身搀扶她,“这哪能呢,老太太您宅心仁厚,但咱们也不能落了规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