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章太医这话说得情深意切,再加上他在职期间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顶多是药丸子不管用而已。
  想到这,原本愤怒的暴民也都冷静下来。
  “一颗清瘟丸三袋粮食,将我们的粮食还回来!”
  章太医意外看了药童一眼,药童也摇头表示此事不知,看着周围民众越来越暴动,他道:“此事我不知,不是我下令收的粮食。”
  民众又将矛头对准那队官差,官差头领道:“这时疫来势汹汹,多人无家可归,只有粮食才能......”
  “我们不管其他人怎么样,没有粮食,咱们也要饿死了!将粮食还回来!”
  “还回来!”
  太医院前又是吵嚷一夜,暴民最终转移目标到衙门面前去吵闹了。章太医心力交瘁,忙活了大半夜,还没有停下来休息过。
  药童扶着他回到院内,章太医面色沉沉,一拍桌子,“去查,到底是何人要害我。”
  药童低头,“是,师傅。”
  随后匆匆往外去。
  章太医休息片刻,不敢耽误,拿起之前研究时疫的卷宗继续看着,时不时传唤下人进屋送草药。
  深更半夜,三更天的邦子刚敲响没多久,章太医揣着一包药材,急匆匆出了门。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兴宁县上的灰云时,檐角的铜铃无风自动。
  章太医的新药方在青石板路上铺开蜿蜒的轨迹:霉变的葛根碎屑混着苍术灰,被官差用木耙细细推入每道墙缝。
  “章太医研制出新方子了!染疫者自行前去城隍庙接受治疗!”
  听到这话,大伙纷纷探头出去看,心想这才过了一夜竟然又有新方子了。
  想着昨日章太医那信誓旦旦的样子,虽狐疑,但好歹有一线生机,百姓拖着各家板车出了门,往城隍庙去,板车上都盖着白布,隐约可见下面躺着人。
  也有不少人选择驻足观望的,打算等两日,看看情况再下定论。
  两日时间过去,见染病之人的情况确实好上不少,家家户户这才匆匆出门,前去城隍庙排队领药。
  城隍庙前的百年香樟成了临时医署,枝桠间垂下三十六道黄麻布幡。
  每道幡面都用朱砂写着“避瘟方”,被药烟熏得半透明的布帛在风里簌簌作响。
  二十口陶瓮昼夜不息地熬着汤药,水汽顺着幡布攀援而上,将整棵树染得云雾缭绕。
  “领了药的莫要扎堆!”官差敲着铜锣在长队旁巡视,“葛根水回家需煮沸三遍,药渣要埋在桃树下!”
  宋老汉攥着竹筹挤在队伍里,数着前头还有十二人。忽然听得身后“咚”的一声,裹着破袄的货郎栽倒在地,口罩里渗出黑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