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老婆子心中欢喜,两家人又寒暄了一会,这才离去。
  *
  做足了准备,定了个好日子,食肆正式开张了。
  天未破晓,玉带河面浮着层蟹壳青的雾。宋家人都在后厨忙着,食肆便已然聚了不少人。
  “秀儿。”林老婆子捧着鎏金食盒转出后厨,“把这四品攒盒摆到谢家雅座去。”
  食盒启处,翡翠馄饨卧在荷叶盏中,定胜糕拼作莲花状。最妙是道蟹粉豆腐,盛在冰裂纹浅盘里,嫩白间缀着金红,恰似朝霞映雪。
  前堂忽起喧哗。林老婆子掀帘望去,只见谢老夫人立在青石阶前,身后跟着二十余位高门女眷。晨风掠过老夫人翡翠抹额,露出额间一点朱砂痣。
  “老姐姐。”谢老夫人执起林老婆子的手,笑道:“今日我们这些馋嘴的,可要尝遍你家招牌。”
  林老婆子自然是喜不自胜,“老夫人哪里的话,快来快来,这边的雅座早已经备好啦,就等你们。”
  说话间,管弦声自画舫飘来。十二位乐姬抱着阮咸琵琶,临水奏起《醉太平》。对岸茶楼纷纷支起窗子,有书生探头张望,纷纷表示要撑船到新开的食肆尝尝。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红绸一挂,‘谢记食肆’的鎏金招牌已然挂了上去。
  这是宋家人一齐决定的,就叫做‘谢记食肆’。
  谢老夫人知道后,眼眶微红。怀中的小胖墩还在一个劲地将桌面上的糕点往嘴里塞,“祖母,这个桃花酥好好吃。”
  他嗦了一口旁边的碧玉小饮,满脸新奇:“这个也好好喝!”
  谢老夫人笑起来,环顾看着食肆内人满为患,却处处祥和,维护得非常好的氛围,感慨道:“宋家人不错,我果真没有看错人。”
  宋三郎正在柜台记账,忽听珠帘响动。
  姜则秀抱着剑倚在门边,玄色箭袖沾着晨露:“来碗素馄饨。”
  “好嘞!一碗素馄饨。”
  姜则秀指尖在算盘上一叩,铜钱稳稳落在“赈灾募捐”的陶罐里。那罐子转眼满了大半。
  这是宋家人讨论过后特意设的,每卖出一碗,便捐两文修堤。
  日头渐高,临水露台飘起纱帐。
  柳雪梅等人忙中有序地上菜,对每个人都笑脸相迎。
  忽听东首雅间惊呼,原是州府来的绸缎商吃糕点时咬到枚金枣。
  柳雪梅上前解释道:“这枚金枣是好彩头,本是家中孩子想出的巧宗儿,每十份便加一个金枣,想把好福气都传给大家。”
  柳雪梅这回答赢得食客的称赞,谢记食肆的名头从此便打出去了。
  暮色四合时,宋大郎望着空了的米缸发怔。十担碧粳米竟见了底,灶上铁锅铲出个豁口,由此可见生意有多红火。
  “爹,娘,咱们第一日开张,就用完了十担粳米啊!”
  第65章 市井生活
  林老婆子闻言笑出声,她擦了擦手上前道:“说明咱们谢记食肆受人欢迎,但也不能因着受欢迎就要飘上天,日后一定要谨记着做生意之道,万不可违背了本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