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至明 第148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人被医院保安,还有张海、孙林几人隔在外面呼喊不停,还有人举起了手机。
  周沫凑近了余至明,轻声介绍说:“余医生,他们是为一位退休老教师请愿,就是冯思思昨天直播室的那位老教师。”
  余至明轻哦了一声。
  周沫接着说:“快下班时来的,我们也劝不走,没想到他们一直守到了现在。”
  余至明点了点头,看向近前请愿的几人中年龄最长的那一位,说:“昨天的直播我也看了一段时间,对于那位退休老教师的情况,我有一些了解。”
  “八十五岁高龄,确实不太适合做脑血管介入这种风险相当高的手术。”
  年龄不是手术指标的决定性因素,却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尤其对老年人来说。
  在外科领域,一般把老年人分为三个年龄阶段:60-70岁,70-80岁,80岁以上。
  80岁以上为高龄患者。80岁也被认为是手术难度大幅度提升的分水岭。
  一般来说,高龄患者手术面临三个主要的难关。
  一是器官衰退,导致的手术和麻醉的身体耐受性差。
  二是高龄患者通常有许多基础疾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好等。
  这些基础疾病,使得手术和术后并发症及死亡风险增加。
  三就是术后恢复慢,导致各种意外和风险大幅度提升。
  如果一位四十岁的健康成人,身体恢复需要两周时间,落到一位八十岁的老人身上,则至少需要六周的时间。
  在这些因素的制约下,对于高龄患者,手术治疗,尤其是大手术,是能避免就避免,尽可能的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
  余至明抬腿要走,又有人开口喊道:“我们老师他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一生都在兢兢业业的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董医生说余医生你对我老师的手术有很大把握,还请救救我们的老师。”
  因为大毒枭一事,余至明一整天,心里都是不太舒服的。
  而眼前这几人,让余至明感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胁迫。
  他蹭的一下就发作了起来。
  “我有把握做的手术多的是,不仅如此,只有我才能救下的患者,也多的是。
  余至明一字一顿的说:“这并不意味着,我就非得去救他们。”
  “活到八十五……”
  余至明刚要说“也够可以了”,却被青柠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嘴巴,语调快速的小声提醒说:“不搭理就是,不必说过激的话。”
  “有人在拍视频呢。”
  余至明深深吸了口气,忍住了脾气,大踏步的走人。
  围在周围的几人,也知道余至明生气了,没有再跟上去请求……
  几分钟后,余至明一行人分乘幻影,还有原本也是余至明的奔驰suv,一前一后的离开了华山医院。
  青柠和周沫在幻影车上陪着余至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