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夜柳淳熙与白逸思虽躺在床上,但没了往日那般缠绵,两人心中都有事。
  她们都知道对方没有睡着,天色将明之时,终于在白逸思再一次翻身过后,柳淳熙侧过身问道:“睡不着吗?”
  白逸没有第一时间回答,柳淳熙以为自己大概等不到答案了,她也的确没有得到答案,因为白逸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殿下,我们离开皇宫、离开朝堂,好不好?”
  白逸思的内心如同被重锤反复敲打,煎熬挣扎了许久,终是缓缓将那番话吐出口来。
  想当初,她不过是怀着几分看热闹的心思,如同在繁华市集上挑选有趣玩意儿一般,将目光投向了宫廷风云。
  为了能目睹一场惊心动魄的好戏,她决然选择成为柳淳熙的有力臂助,妄图凭借自己的谋划与推动,将柳淳熙稳稳送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在她眼中,这就像一场精彩绝伦的棋局,每一步都充满了刺激与未知。
  然而,时移世易,如今的她,满心只剩下一个质朴而强烈的愿望——只盼柳淳熙能够安然无恙地活着。
  往昔对权力争斗的那份期待与热衷,早已在岁月的洗礼与世事的无常中,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柳淳熙纯粹而深切的担忧与牵挂。
  柳淳熙曾说过自己不想当皇帝,但不得不当,为了心中的大义,为了南燕的百姓…权力的角逐,向来是一场残酷的生死博弈,置身其中者,一旦落败,往往要付出生命的惨痛代价。
  白逸思并非对柳淳熙的能力与智谋心存疑虑,只是在她心底,容不得柳淳熙置身于这般危险的境地,哪怕只是有一丝一毫遭遇不测的可能,都如同一根尖锐的刺,深深刺痛她的心。
  皇宫对柳淳熙而言不过是个囚笼,柳淳熙最应该做的便是逃出囚笼,而不是成为囚笼中地位最高的人。
  地位再高又如何,还不是被困在笼中。
  柳淳熙的神情更加柔和,她轻轻撩开白逸思额前的碎发,出乎意料的,她并没有拒绝:“好啊,等一切都结束后,我们便离开皇宫,离开京城,我们去游历山河,看尽朝阳与日落,在南燕的每一处都留下我们的印记。”
  白逸思听闻此言,眼眶瞬间湿润,泪水在眸中打转。她强忍着情绪,轻轻眨了眨眼,努力将眼泪憋了回去,而后将脑袋深深埋进柳淳熙的胸口,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气息不稳道:“好,我等着那一天到来。”
  柳淳熙看见了白逸思眸中一闪而过的泪花,一时心中觉得好笑,她以前怎么没看出白逸思这么爱哭。
  她一边揉着白逸思的脑袋,一边心中沉思,双眸因此变得越来越坚定。
  她所求之权力,非为高坐庙堂,享受尊崇。而是要以这权力为剑,斩尽奸佞,荡涤官场浊气;以这权力为盾,守护百姓,抵御外侮内患。
  柳淳熙深知路途艰险,也深知皇宫于她而言不过是囚笼,她并非无法逃出,也正因能够逃离,所以她愿意舍弃自己前半生的自由,好比楚玲愿意牺牲自己来换他人生活安定。
  天下风云变幻,危难之际,总需有人毅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即便不是她,也自会有其他仁人志士奋不顾身。
  可她身为公主,自幼便享万民供养,受皇家庇佑,于情于理,皆已比旁人更早肩负起家国之责。既生于这皇家,便与这天下苍生命运相连。
  所以,面对国之困境、民之疾苦,柳淳熙深知自己义不容辞,定当全力以赴,不负万民所望。
  第99章
  万寿节过后, 北梁的皇子与公主依然待在这里,柳淳熙与梁忆安的比试也拉开了帷幕。
  先前柳淳熙答应梁忆安在万寿节过后与他在校场比试箭术,如今已到了时候。
  今日, 柳淳熙一袭劲装加身,剪裁精妙的服饰线条流畅, 完美勾勒出她挺矫健的身姿。劲装之上, 以银线绣就的细密云纹, 于日光下闪烁着丝丝冷光, 仿若暗藏锋芒。她束发高髻,一根墨玉簪子斜插其中,本就清冷的面容却不显丝毫冷峻, 眉眼间英气四溢, 更多的是平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