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五岁的小孩,从轿辇摔下来,磕破头,哭着回去告状,情理之中。苏景同一面安慰顾朔,说这不是他的错,是周文帝和娴妃不负责,一面却又怪五岁的自己不该哭,不该没预见到对他的伤害。“你道德感总是过高,你最擅长的事是难为自己。”顾朔评价,“朕不想从你口中听到道歉。”
  苏景同奇怪地看他。
  顾朔补充:“这是圣旨。”
  “那,”苏景同犹犹豫豫,“接旨。”
  顾朔又将话题带回来:“朕有一点不明白。”
  “嗯?”
  “不止朕躲你,学府的皇子、伴读,人人都怕你。”顾朔问:“你为何偏记朕?”
  苏景同难以启齿,“他们长得不好看。”
  顾朔:……
  “你……”顾朔憋得说不出话。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苏景同无所谓,“你们读书人就是太拘泥,谈美色变。”
  “陛下,”苏景同懒洋洋道:“你这般容易脸红,很难不让人想逗哭你。”
  “除了这件事,”顾朔冷静地转移话题:“你还有别的要控诉朕讨厌你的事吗?”
  苏景同冷笑,“数不胜数。”
  顾朔:……
  何至于此。
  天色太晚,“先捡要紧的说。”顾朔道。
  “滨州赈灾。”苏景同斩钉截铁。
  文和11年,大皇子和皇后撺掇周文帝把刚满十四岁的顾朔扔到新州当郡王,封号熙,远离权力中心。文和15年,摄政王苏季徵担心在外的藩王坐大,以给周文帝祝寿为由,将所有藩王找回来,包括十八岁的顾朔。
  新州苦寒,顾朔去时,一身锦缎,回来时换了粗棉衣。
  国家再乱再穷,京城都不穷,生活富足。顾朔生在宫闱、长在宫闱,曾经走的最远的路,是在皇宫狩猎场。他睁眼是繁花似锦,闭目是纸醉金迷。
  顾朔自以为在宫中看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自挨过周文帝的罚后,宫里拜高踩低,一应用度都是别人挑挑拣拣剩下才给他,锦缎是缝制错版不齐整的,饭菜是不新鲜的,冬日炭火是克扣的,就连笔墨纸砚,都是最差的。
  他到了新州才知什么是民生凋敝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原来就算一年到头劳作,也会饿死;原来一个小孩卖身为奴任打任骂,只要十来斤粮食;原来草皮树根观音土,都是可食用的;原来全家只有一条裤子,谁有需要谁穿出门。
  他曾经顾影自怜的爹娘不爱,找不到出生活着的意义,在新州真正的巨大苦难面前不值一提。比起矫情的鸡毛蒜皮,如何让新州百姓活下去才是正事。
  他没日没夜研究怎么能治理好新州,砥砺四年,才堪堪让新州百姓能吃饱肚子。
  锦缎自然不穿了,穿着锦缎在新州,像行走在他人的伤口上,火辣辣地羞耻。
  顾朔自新州回来,再看到京都的金碧辉煌挥金如土,愈发沉默。
  文和16年,滨州水灾,急需朝廷救援。
  周文帝安排大皇子携带尚方宝剑前往赈灾,为他攒攒声誉功绩——赈灾并不容易,但摄政王把持朝政,轻松挣功劳的活他一点不肯放给大皇子,赈灾又苦又累,风险高,地区错综复杂,一个做不好容易把自己搭进去,摄政王作壁上观,由着周文帝操作。
  周文帝也想到这点,光把大皇子放下去,他一万个不放心,皇子中若问谁有本事把事办好,盘点来盘点去,只剩顾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