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3)
“你既亲口对太子说张魏已死,如此,于你师父,是一命换一命,此事便罢了。”
“至于私盐之事,本宫也不会……”
崔羌眼神一凛,寒声打断,“平芜山上三十六条人命,以他一人之命,还差得远。”
言罢,他悠然举杯慢饮了一口茶。
“放肆!” 李皇后强忍着怒气,皱眉道,“你心之所求为何物?不妨与本宫好好相谈。”
崔羌不由嗤笑一声,嗓音冷冽如冰,“皇后娘娘,您就不担心,张大人耐不住严刑拷打,说出些什么不该说的东西?”
李皇后双目震骇却勉力持稳,尚未言语,只听崔羌又幽幽叹道,“张魏本是什么都没说的,只不过,你们待他委实太过残忍了些……”
李皇后脸色微微发白,沉默不语。
“李国公杀他生母,将亲生儿子养作杀人利剑,还让他感恩戴德地以为自己是被重视的那一个。虎毒尚且不食子,您与李国公的所作所为,实在令臣叹为观止。”
“你……”既闻此言,李皇后索性破罐破摔,已无半分顾忌,将心中所想一吐为快。
“本宫曾亲手将你送出宫,如今又将你引入东宫……本宫只当是苍天无眼,偏要强加孽缘!”
崔羌轻哂,仿若在瞧跳梁小丑,眸中满是嘲讽之色,“那日张魏鲜血淋漓跪地时,曾求我饶他一命,娘娘知道我说的什么吗?”
崔羌目光如炬,语气散漫却掷地有声。
“我当时便回,‘饶你?我师父惨死之际,你可曾想过饶他一命?若有来日,我定以尔等李氏之血,祭奠吾父在天之灵。’”
李皇后一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稳住语气,似笃定又似在自我宽慰。
“陛下生性多疑且极重皇家颜面,你断不敢贸然将此事禀于陛下。若如此,陛下必疑你与王氏有所勾结,那时你便如那李魏一般。况且,李将军兵权在手,此乃李家最为坚实之基石。”
闻言,崔羌嘴角却扬起抹笑来,“娘娘所言极是,所以你们还有时间呢。究竟鹿死谁手,臣也十分好奇。”
亭外寒风依旧吹拂不息,花瓣簌簌而下。
崔羌淡然离去,行至石阶前,他忽又道,“对了,尚有一事,臣始终不得解。敢问娘娘,您一心做着圣母皇太后的美梦,为权弃子,视人命如草芥……”他言辞微顿,抬眸直直盯着李皇后的双眼,“你心中可曾有过一丝愧疚之意?”
第44章
李皇后拧着眉,忆起了往事。
先皇在世时,东宫太子偏爱侧妃,与太子妃不合的传言便响彻皇城。
新皇登基,改年号为顺桓,立后设六宫。
帝后二人心知肚明,若非仰仗家族之势,她这皇后之位岂能轻易得之。
顺桓元年,新皇膝下仅有一子,出自侧妃王氏。就在即将立太子之时,中宫有孕的消息传了出来。
十月后,恰逢除夕之夜,皇帝喜得麟儿,可谓是双喜临门,整座皇城热闹非凡。
世人皆知皇后除夕诞下太子,却不知那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那是李皇后至今不愿回忆的过往。
她遭王贵妃暗算,食下含有朱砂的糕点,好在医治及时,勉强保住了肚子里的皇嗣。
可太医说余毒难清,就算是皇子,出生也活不过三月…… ↑返回顶部↑
“至于私盐之事,本宫也不会……”
崔羌眼神一凛,寒声打断,“平芜山上三十六条人命,以他一人之命,还差得远。”
言罢,他悠然举杯慢饮了一口茶。
“放肆!” 李皇后强忍着怒气,皱眉道,“你心之所求为何物?不妨与本宫好好相谈。”
崔羌不由嗤笑一声,嗓音冷冽如冰,“皇后娘娘,您就不担心,张大人耐不住严刑拷打,说出些什么不该说的东西?”
李皇后双目震骇却勉力持稳,尚未言语,只听崔羌又幽幽叹道,“张魏本是什么都没说的,只不过,你们待他委实太过残忍了些……”
李皇后脸色微微发白,沉默不语。
“李国公杀他生母,将亲生儿子养作杀人利剑,还让他感恩戴德地以为自己是被重视的那一个。虎毒尚且不食子,您与李国公的所作所为,实在令臣叹为观止。”
“你……”既闻此言,李皇后索性破罐破摔,已无半分顾忌,将心中所想一吐为快。
“本宫曾亲手将你送出宫,如今又将你引入东宫……本宫只当是苍天无眼,偏要强加孽缘!”
崔羌轻哂,仿若在瞧跳梁小丑,眸中满是嘲讽之色,“那日张魏鲜血淋漓跪地时,曾求我饶他一命,娘娘知道我说的什么吗?”
崔羌目光如炬,语气散漫却掷地有声。
“我当时便回,‘饶你?我师父惨死之际,你可曾想过饶他一命?若有来日,我定以尔等李氏之血,祭奠吾父在天之灵。’”
李皇后一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稳住语气,似笃定又似在自我宽慰。
“陛下生性多疑且极重皇家颜面,你断不敢贸然将此事禀于陛下。若如此,陛下必疑你与王氏有所勾结,那时你便如那李魏一般。况且,李将军兵权在手,此乃李家最为坚实之基石。”
闻言,崔羌嘴角却扬起抹笑来,“娘娘所言极是,所以你们还有时间呢。究竟鹿死谁手,臣也十分好奇。”
亭外寒风依旧吹拂不息,花瓣簌簌而下。
崔羌淡然离去,行至石阶前,他忽又道,“对了,尚有一事,臣始终不得解。敢问娘娘,您一心做着圣母皇太后的美梦,为权弃子,视人命如草芥……”他言辞微顿,抬眸直直盯着李皇后的双眼,“你心中可曾有过一丝愧疚之意?”
第44章
李皇后拧着眉,忆起了往事。
先皇在世时,东宫太子偏爱侧妃,与太子妃不合的传言便响彻皇城。
新皇登基,改年号为顺桓,立后设六宫。
帝后二人心知肚明,若非仰仗家族之势,她这皇后之位岂能轻易得之。
顺桓元年,新皇膝下仅有一子,出自侧妃王氏。就在即将立太子之时,中宫有孕的消息传了出来。
十月后,恰逢除夕之夜,皇帝喜得麟儿,可谓是双喜临门,整座皇城热闹非凡。
世人皆知皇后除夕诞下太子,却不知那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那是李皇后至今不愿回忆的过往。
她遭王贵妃暗算,食下含有朱砂的糕点,好在医治及时,勉强保住了肚子里的皇嗣。
可太医说余毒难清,就算是皇子,出生也活不过三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