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6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渔娘拉着李晓月站到一旁说话,管事上前禀道:“小的见过夫人,见过小姐,这就是益州府来的张老神医。”
  林氏忙请张老神医坐,又吩咐人上茶,林氏语气尊敬道:“辛苦张老神医跑一趟了,能请到您给我师嫂瞧病,是我师嫂的福气。”
  张老神医十分自在地坐下,摸着胡须道:“无妨,你们和晓月这丫头有旧,我算她半个师父,林夫人不用如此客气。”
  渔娘惊讶地看向晓月,她去瑞鹤堂干活,还给自己找了个这么厉害的师傅?厉害啊!
  李晓月笑眯着眼,她其实不算很厉害啦!
  认真说起来,就算益州府是个繁华之地,但是医家这个行当里有名的药铺和大夫互相都是认识的,平日里互相交流病案,许多人还是老相识。
  瑞鹤堂是益州府里数一数二的大药铺,他们跟张老神医自然是认识的,甚至还有旧。
  上月,张老神医刚回益州府,被益州大户人家,杨家人请去瞧病。因得病的是女眷,张老神医不好细看患病处,后头把脉后,又要在病人身上行针,张老神医问瑞鹤堂有没有认识的女医,瑞鹤堂就把李晓月荐去了。
  张老神医指点李晓月给病人行针时,他发现李晓月这丫头年纪不大,医术却很好,除了开方上有些欠缺,把脉、认穴位、医理等哪里都好,于是动了想收李晓月为徒的心思。
  张老神医去瑞鹤堂问李晓月的情况,得知她的师父已逝,她师父还是曾经的前朝医女,后从京城到南溪县,落到白云观当道士。
  李道长于李晓月来说,亦师亦母,张老神医想收李晓月为徒,必须去南溪县一趟,刚好碰上梅家人来请,李晓月又认识,张老神医才肯来南溪县一趟。
  “我这次来,除了给你家瞧病,还想请你们引荐一番,我想去白云观祭拜晓月的师傅,拜见晓月的其他师叔。”
  “张老神医客气了,应该的。”
  这才刚到,不着急瞧病,林氏叫管家把张老神医请去客房休息。
  随后,林氏使唤人去孙家:“林妈妈亲自去一趟,告诉师兄和师嫂,就说张老神医来了,请他们下午来家里。”
  “奴婢记下了。”
  渔娘拉着李晓月坐:“收徒是怎么回事?我也不明白你们的医家的事,你拜了李道长为师,还能再拜其他人为师?”
  李晓月点头:“可以的,我师父以前说过,学医之人不可有门户之见,需取长补短集各家之长,这样才能学好医,当个好大夫。”
  一般情况下,学医之人愿意拜师,师父却有可能出于门户之见,不愿收已经拜过师的徒弟,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看门功夫教给其他人。
  张老神医看得开,他今年八十多岁了,一生收徒十几个。
  到他这个年岁,垂垂老矣,身体和心力都跟不上,原本已经绝了收徒的心思,可他碰到李晓月这孩子,一点就通,不用他如何费心教导就能带出一个好大夫,他就想最后再收一个徒弟。
  “瑞鹤堂的老掌柜是张老神医的师侄,今年已六十岁了,我若是拜张老神医为师,我以后得喊老掌柜师兄,老掌柜的孙子,瑞鹤堂现在的掌柜,得喊我一声师祖奶。”
  渔娘闻言大笑,林氏忍不住也笑了两声:“胡闹,你若真拜老神医为师了,不可用辈分去压人家。”
  “我就说说嘛。”
  “行了,张老神医去歇息了,你也去歇着吧,一会儿我叫人去白云观送消息,过两日天气若好,你们再去白云观。”
  张老神医这么大岁数了,爬山几个时辰可不是闹着玩的,林氏还要安排人准备好滑竿,到时候抬老神医上山。
  “不用啦,他老人家现在还会亲自去山上采药,走山路对他来说不难。”
  “不管他难不难的,我们都要准备着,这是我们的心意。”
  下午,孙浔于氏夫妻俩来梅家,张老神医垂目给予氏把脉,他把完脉后,又叫李晓月来。
  李晓月把完脉后,又是写病案又是开方子,渔娘凑过去瞧,这方子比以往李道长开的方子多了两味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