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未等到十月初十,余南卿便已经轻装上阵,只身一人离开了京城。
  离开京城的时候他谁也没告诉,但也没刻意隐瞒。
  余南卿刚离开京城不久,京城城防的士兵就马上将消息递到宫中。
  元和帝知道后也没说什么。
  而到了十月初十那天,由司旸领军,奉元和帝之命出征东海。
  随身的人,司旸点名苏禾。
  元和帝知道后对此十分不满,但终究是没说什么。
  京城百姓不知其中弯绕,只知余南卿时隔四年再次迎战东海,百姓的情绪多少都有些压制不住的高涨。
  而这次驸马司旸的出镜,让百姓恍然想起,司旸原也是领过兵打过仗的武将,如今还记得这事的,恐怕也是上了年纪的人。
  驸马被长公主软禁在长公主府太久,以致于老百姓聊到这位驸马都觉得可惜,先皇还在的时候驸马可是武状元出身。
  模样生的俊秀,京城武科又十分热闹,当年去看过的人还不少。
  从京城出发,司旸与苏禾一人一匹马,而他们所带领的军队,如今正候在十里地外。
  整整十万大军,要同时出发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余南卿拿到兵符的那一刻,余南卿就已经下令,整集队伍,分批前往翁城。
  这边司旸才刚出发没多久,余南卿就已经在短短十天内,赶到了涌锻。
  涌锻不是城,而是一条地形颇为复杂的山路,这一片地带,被当地百姓命名涌锻,涌是因为这里一旦遇到下雨天,地面就会泥泞得像河床的淤泥。
  又因这里的山都是锈铁色,所以被命名涌锻。
  之所以用赶这个字,是因京城离这里,就是骑马也至少需要二十日,直接将行程压缩了一半。
  重要的是,行过涌锻,抬眼瞭望,便能远远的瞧见翁城。
  余南卿离开京城的时候是只身一人,不过现在……
  “王爷,不如咱们在此休息片刻,跑了这么久,马也要累了。”
  说话的,正是从大牢被放出来的吕策忠。
  依旧是花白的头发,因长期受刑的缘故,他面容消瘦,脸上与脖子都还留着新旧交错的痕迹,声音也沙哑得不成样子。
  比苏挽烟第一见时,似乎还要老上一些。
  唯一不同的,是他神情已毫无悲戚可言,取而代之的是精神振奋。
  吕策忠从来没想过,他这辈子还能从大牢活着出来。
  因为被关了数年之久,也被审了数年之久,所以从前他身上那股独有的莽气,此时已经收敛了许多。
  如今浑浊的眸眼间,更多的是沉着。
  本来,余南卿的指令是,让他留在京城养一段时间再来与他汇合。
  可吕策忠知道余南卿离京后,牵着一匹马紧赶慢赶的,竟追上了余南卿的步伐。
  京城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元和帝害他们死伤那么多弟兄,对吕策忠而言,在京城多待一天,简直比死还难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