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时髦亲妈[九零] 第100节(2 / 4)
就算是出门,楼小乔都随身带着语文课本,或是背一背书,或是随便记忆几个单词,一天下来,她竟然有十几个小时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这些知识本来就是长期记忆的,虽然过了好几年已经淡忘掉了,刚开始回忆起来是很难,但多次反复的记忆以后,楼小乔发现自己再看这些知识,也慢慢的熟悉起来了。
此刻,楼小乔就在造纸厂的休息室里做英语题。
低头做了很久的题,偶尔也需要站起来活动一下,楼小乔刚站起身来,还没走出休息室,陈妮就拿着一叠纸走了进来。
“你猜,这是什么?”
楼小乔盯着纸上的合同文本看了一眼。
有单位给他们下团单了。
第55章
抽纸推出市场的第一个月,厂里的销售额是五十万。
这个金额对比这么大的厂子来说,算不得很亮眼,连最初的期待值都达不到。
但却是一剂强心针,这个产品总算是能卖出去了。
第二个月刚刚开始,已经有销售在跟超市谈上货架的事,只是还没谈妥,已经有单位向厂里下了团单,单子不小,是一万盒纸巾,厂里给到他们九毛钱一盒,这个价格已经对标到了上给超市的价格,但对于厂里来说,是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笔订单。
“是个地产公司定的,他们要给员工发端午节的福利,展厅也要放,最近还有一个收房的仪式,打算送给客户一些实用性高,看上去档次也高,但不用费多少价钱的东西。”
他们总经理去酒店吃饭的时候,刚好看到了这种包装精良的抽纸,回去给采购提了一嘴。
这纸在新都现在很有名,而且到处都买不到,他们单位的采购还是去餐馆吃饭的时候,留意了外包装,才知道这纸竟然就是本市的一个造纸厂生产的。
“你说未来会不会有更多这样的订单?”陈妮的严重掩饰不住的兴奋,最近这段时间,家里人说她连走路都是带风的,精神头也很足。
她婆婆跟她一起住,还酸了她一句:“不知道的还以为外面养了小情郎呢,每天都泡在厂里头,我看你现在干的劲头挺足的嘛,厂里到底给你发了多少钱,又得了多少好处,忙的连老的小的都顾不上了,你自己看看家里有几顿饭是你自己做的,闺女的学习又管过几次,厂里好了跟你个人有几毛钱关系。”
嫌弃陈妮把太多时间搭在厂里头,拿回来的钱却少的很。
别人都眼馋她儿媳妇是个大忙人,说的好像她儿子是个吃软饭的一样。
外头的人都讲,在这种快倒闭的工厂里面当领导才是好呢,瞎搞搞就能发大财。
实际上能得多少实惠,只有家里人知道,除了加班时间比较多,别的可是一点都不比人家多。
全家人,只有女儿能理解。
顶着所有人觉得瞎忙活的目光,忙了大半年,一点点的能看到成果了,连陈妮都振奋起来。
“我看到了一万盒,后面还会有更多的订单,我怕你们一条生产线都忙不完。”楼小乔也笑着祝贺她。
陈妮对这个目标也充满了信心:“这样的团单也不知道能做几个。”
但她很有信心。
厂里有了钱了,每月给楼小乔还会多发一笔奖金。
这笔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她拿的心安理得,关键是造纸厂很满意了,她自己也很满意了,双方之间的关系也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友好的状态。
没过多久,出现在该地产公司的纸巾盒就成为滨海的一大亮点。
这就是活广告,第二个月开始,就有超市主动跟厂里提分销的事。 ↑返回顶部↑
这些知识本来就是长期记忆的,虽然过了好几年已经淡忘掉了,刚开始回忆起来是很难,但多次反复的记忆以后,楼小乔发现自己再看这些知识,也慢慢的熟悉起来了。
此刻,楼小乔就在造纸厂的休息室里做英语题。
低头做了很久的题,偶尔也需要站起来活动一下,楼小乔刚站起身来,还没走出休息室,陈妮就拿着一叠纸走了进来。
“你猜,这是什么?”
楼小乔盯着纸上的合同文本看了一眼。
有单位给他们下团单了。
第55章
抽纸推出市场的第一个月,厂里的销售额是五十万。
这个金额对比这么大的厂子来说,算不得很亮眼,连最初的期待值都达不到。
但却是一剂强心针,这个产品总算是能卖出去了。
第二个月刚刚开始,已经有销售在跟超市谈上货架的事,只是还没谈妥,已经有单位向厂里下了团单,单子不小,是一万盒纸巾,厂里给到他们九毛钱一盒,这个价格已经对标到了上给超市的价格,但对于厂里来说,是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笔订单。
“是个地产公司定的,他们要给员工发端午节的福利,展厅也要放,最近还有一个收房的仪式,打算送给客户一些实用性高,看上去档次也高,但不用费多少价钱的东西。”
他们总经理去酒店吃饭的时候,刚好看到了这种包装精良的抽纸,回去给采购提了一嘴。
这纸在新都现在很有名,而且到处都买不到,他们单位的采购还是去餐馆吃饭的时候,留意了外包装,才知道这纸竟然就是本市的一个造纸厂生产的。
“你说未来会不会有更多这样的订单?”陈妮的严重掩饰不住的兴奋,最近这段时间,家里人说她连走路都是带风的,精神头也很足。
她婆婆跟她一起住,还酸了她一句:“不知道的还以为外面养了小情郎呢,每天都泡在厂里头,我看你现在干的劲头挺足的嘛,厂里到底给你发了多少钱,又得了多少好处,忙的连老的小的都顾不上了,你自己看看家里有几顿饭是你自己做的,闺女的学习又管过几次,厂里好了跟你个人有几毛钱关系。”
嫌弃陈妮把太多时间搭在厂里头,拿回来的钱却少的很。
别人都眼馋她儿媳妇是个大忙人,说的好像她儿子是个吃软饭的一样。
外头的人都讲,在这种快倒闭的工厂里面当领导才是好呢,瞎搞搞就能发大财。
实际上能得多少实惠,只有家里人知道,除了加班时间比较多,别的可是一点都不比人家多。
全家人,只有女儿能理解。
顶着所有人觉得瞎忙活的目光,忙了大半年,一点点的能看到成果了,连陈妮都振奋起来。
“我看到了一万盒,后面还会有更多的订单,我怕你们一条生产线都忙不完。”楼小乔也笑着祝贺她。
陈妮对这个目标也充满了信心:“这样的团单也不知道能做几个。”
但她很有信心。
厂里有了钱了,每月给楼小乔还会多发一笔奖金。
这笔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她拿的心安理得,关键是造纸厂很满意了,她自己也很满意了,双方之间的关系也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友好的状态。
没过多久,出现在该地产公司的纸巾盒就成为滨海的一大亮点。
这就是活广告,第二个月开始,就有超市主动跟厂里提分销的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