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时髦亲妈[九零] 第1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要王凤不嫁人,家里的宅基地哪怕有征收,她也会给小姑子留一份。
  可出嫁了的怎么算啊,户口跟关系都不在村里,并且她们夫家那边的地,也不会分给嫁出去了的姊妹。
  真扯起来,从太姑奶奶到姑奶奶再到小姑子,扯几年都扯不完。
  很快村里就热闹起来,有些平常都不怎么走动的乡邻都开始在底下传递各种消息,关于征收的版本有好几个,但就是没一个是靠谱的,王山也忙的脚不沾地,整天不在家里,村里因为征收款的事情打架的,兄弟反目的并不少见。
  拆迁办也来了人,有些人想连夜在地里种下果树的,还没到地里就被人撵了回来。
  菊子那个小卖部最近生意好到火爆,那边能收到的消息最多,她一天到晚笑眯眯的,她家里种的都是橘子树,这几年橘子一年能卖三千块,得到的征收款也最多,有时候看着楼小乔也笑眯眯的:“小乔,最近什么少见你出来呢?”
  她看到楼小乔宛如看到知音一般。
  当年王四顺要出去做工,家里头的地也没人耕种,楼小乔觉得租给村里人扯皮也是麻烦,于是规划出了一多半的土地拿来种橘子树,橘子不用什么打理,收成也不错,她算了一笔账,等橘子都成熟了,小年都能收个三四千斤,丰年更是能翻倍,现在的橘子收购价格在四毛到六毛之间,也就是说一年至少有两千块钱。
  收成虽然比不上种地,但也省事很多,每年要打一两次农药,一次是针对地上的草,一次是给橘子消麻子(有麻子的橘子卖不出去),还有一次忙就是收橘子的时候,于是菊子也跟着种了橘子树。
  因为种的是果树,征收的时候不仅征收土地,橘子树也是按棵赔钱。
  楼小乔同她打了个招呼:“我家就我跟我自己的地,两个孩子还没分地呢。”
  前婆婆死了以后地还没分出去,不过离婚以后都是王四顺管着的。
  楼小乔没那么不要脸,去跟王四顺争这一部分钱。
  菊子的笑容就更灿烂了,从冰箱里面随手取了瓶可乐请她喝:“拿着拿着,当初要不是你叫我家种果树,我还真不一定能种树,不过你家也挺好的,我看你今年春上把去年种玉米的那一块地也种上橘子树了。”
  “那是我运气,今年确实没空搭理地里的活儿。”
  楼小乔接过可乐,打开了喝了一口,心情也很好,这确实是她撞上了。
  去年那一块地上还种了一片玉米,楼小乔穿越过来以后,嫌种玉米累,但现在的土地也不能荒,索性买了橘子树种上,这回倒是捡着了,听说果树都是按棵赔,像她家这样刚种下的苗,跟成年的苗是一个算法。
  说起这个来张玉娇就一肚子的抱怨,她从外面回来,刚好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我今年春上还想种橘子树呢,苗都订好了,我婆婆跑去人家里把果苗的钱退了。”
  嫌费钱,还怕大家都种橘子卖不掉。
  王盛说要出去打工,王凤又不在家,张玉娇一个人又要带孩子,自然搞不来生产,那地肯定是没人种了,最开始张玉娇想的是种上橘子树。
  当时沈大娘还抱着蹉跎儿媳妇的愿望,希望张玉娇能够在带好两个娃,赚到一份保姆钱的同时,顺便把家里的生产也做了,然后再养两头大肥猪......
  嗯,沈大娘就是这么安排自家儿媳妇的。
  那些地,王盛以前在家的时候,加上王凤和张玉娇两个,农忙起来都不一定能缓的过来,想她一个人做生产,想屁吃呢,最后树苗是没种成,张玉娇瞅着还能种,赶紧找了户人家租下去了,好歹也有人帮交了农业税不是?
  当季的生产夏收就能收了,只能赔偿个土地的钱。
  光土地,赔偿的就不是很多。
  菊子摇头:“你那个婆婆。”
  沈大娘的混,在村里都是有名了的。
  不光是不讲道理,这一代的人做事也不太讲究用脑子。
  全凭心意!
  说起这个来,就要提到跟沈大娘差不多年级的邱癞婆,菊子挤眉弄眼的说:“昨儿,王昕往家里打了至少五个电话,你猜她跟邱癞婆会说些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