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结果她不找钱,钱偏要找上她。
  继鞠家的事儿基本解决,清障符也换了第二茬之后。
  “阿婆”的名号算是打出去了。
  这时候也没什么热闹,最多就是听听收音机、看看电视。
  电视台还不是一直有节目,每天就固定那么几个小时播放,其他时间全是雪花。
  所以谁家有点新鲜事,不用他自己说,就得被周围看在眼里,一知半解的人加油添醋给宣扬出去。
  本来鞠家人不想外传孩子的事。
  之前都是遮着掩着的,但家属院本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再加上鞠亮在学校里的情况被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也早就被周围家属院的人打听去不少。
  如今孩子恢复正常,可以上学了。
  外面人总有那种多嘴多舌的在背后讨论。
  特别是一些岁数大的,说的太夸张,动不动就传他家孩子脑子受了刺激,得了精神病之类的。这些风言风语很少传到家里大人耳中,但孩子所在的圈子都藏不住事,被当面嘲笑了几回,鞠亮甚至因为这事和人打了架。
  鞠家人想着还是得自己把情况宣传宣传,总不能一直挂着“精神病”的名头吧!
  为了说明自家孩子痊愈,鞠家人将阿婆的手段夸的神乎其神,再加上他们实打实的花出去五百二十块钱。
  家属院和单位里的熟人,终于把关注点转移到阿婆和她的收费标准上了。
  再加上鞠家那小的,现在都能和别家孩子打一块儿去了,瞧着也不想有什么的。
  相比于变成精神病,中邪这种说法在大家心里反倒不是什么大事了。
  也不知道根据什么标准评判的,大概是家里小孩子都受过惊吓、被冲着过,觉得小孩子魂魄不稳,受到冲撞不是什么大事。
  第609章 度假区忙翻了29
  街坊、同事听说鞠全辉为了给小儿子看病花了这么多钱,不由得咋舌。
  本来还有鼻子有眼说孩子得了精神病的也都掉转了话头,这么多钱看病,那肯定是治好了的,不然打了水漂谁家都不会吃这个闷亏。
  鞠家的事在小范围传播开来。
  许多人讨论起那“看事”的心黑,张嘴就敢要这么老些钱。
  又说鞠全辉当主任没少挣钱云云。
  即便如此也没阻挡的了其他顾客上门。
  并且有了第一单定价的底子,后续找上门的都带了十足的诚意。
  不得不说有钱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存在。
  改革刚开放没几年,阶级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有的还像以前一样,在拿一个月三四十块的死工资,有的则靠小摊贩生意成了万元户。
  贫富差距在这短短的几年内,被硬生生地拉扯开来。找“阿婆”看事的所谓高价位,还真没拦住多少人。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