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罗棠笙不假思索的将柔若无骨的手放下谢行俭的手腕上,借着少年臂力,轻松的跳下马车。
  罗棠笙乔装打扮了一番,外人是看不出来走在谢行俭身侧的会是武英侯府的嫡女。
  谢行俭是真的很少出来游玩,除了之前因为考察京城书肆市场,他不得不将京城逛了两圈,他能清楚的点出京城哪哪哪有书肆,却不能像罗棠笙这样游刃有余的在灯笼晚会上穿梭。
  罗棠笙看着不像是久居家中的样子,似乎对这一带颇为熟悉,连哪家商贩买的糖葫芦更酸她都一清二楚。
  谢行俭偷偷的瞄了一眼身边悄悄撩开轻纱,小口小口啃咬糖葫芦的小姑娘,怎么看,也看不出她长期被禁足在侯府不得外出啊,反倒他这个大男人,一路走过来像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似的,看啥都稀奇。
  再过几日就要到一年一度的大节元宵,这条街应该盛行举办元宵佳宴,灯市上到处上演着杂耍技艺,高跷、舞龙舞狮、过桥摸钉等等除外,最惹眼的便是京雀楼的灯谜了。
  街上人多,谢行俭担心罗棠笙一不小心与他走散,所以将右手长袖递给罗棠笙,让她抓着别放。
  罗棠笙微笑不语,乖巧的一手拿糖葫芦,一手揪着谢行俭的衣角。
  谢行俭今日穿的外袍颜色青白,和罗棠笙藕荷色的外杉相得益彰,晚风习习,将两人的衣摆缠绕在一块,远远望去,就如一池莲花荷叶翩翩起舞。
  *
  罗棠笙对猜灯谜颇感兴趣,谢行俭便带着罗棠笙挤进去,京雀楼的灯谜是长年不休的,每日来访猜谜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元宵佳节前后,京雀楼的猜谜盛况更是空前绝后。
  平时的京雀楼对于猜谜的奖赏比较一般,大抵是猜上一个就将花灯提走,今日不同,京雀楼横栏上贴着红纸喜字,谢行俭眺望了一下,只见上面说能一连猜中十个花灯的,就可以领走楼中打造的各式珊瑚、猫儿眼、水晶等耳坠。
  谢行俭望着京雀楼摆在堂中央的耳坠笼子,一眼就相中了其中一枚珍珠玉扣。
  他回头兴味的问罗棠笙,“今日不如玩个开心,罗小姐你只管挑喜欢的花灯,我来猜。”
  罗棠笙咬糖葫芦的动作一愣,她瞥了一眼四周抓耳挠腮的人,歪着脑袋故作天真道,“你叫我只管挑喜欢的,喏,这这这、还有那几个,我都喜欢,你可全猜的出来?”
  罗棠笙指的几盏花灯都是京雀楼的镇店之谜,此话一出,一堆看热闹的人见状纷纷看过来。
  罗棠笙一副大人模样摇头晃脑的吟咏,声音甜糯,一字一顿的道,“不着一字!店家说打一草药名。”
  这一题是最简单的,谢行俭素来温厚的笑容挂在脸上,淡淡道,“白芷。”
  旁边也有人猜出来了,见谢行俭脱口而出,众人连忙笑着鼓掌。
  “这迷不算什么,我都能答的出来。”
  说话的是一个青年人,手中敲打着羽扇,双眼在谢行俭和罗棠笙之间打量,眼珠转的飞快,起哄道,“小相公,你何不再接着多答几道,今晚京雀楼的彩头可是大手笔,答对了十道,你便能给你身边的小娘子夺得宝石耳坠,岂不美哉?”
  “是啊是啊!”
  “美饰赠佳人,甚好甚好!”
  两人都是十来岁的人,被周围的人一顿调侃后,皆羞红了脸,谢行俭一时都忘了反驳他人,他和罗棠笙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关系。
  反倒是罗棠笙心思细腻,见谢行俭不出言否认,心里像是吃了蜜一样甜。
  拽谢行俭衣袖的手愈发的用力,人来人往间,她有意无意的还触碰到少年骨节分明的手指,少年手掌透着温温的热意,不仅暖了罗棠笙的手,还暖了她的心。
  因为京雀楼放的那枚珍珠玉扣吸引了谢行俭,到底年少,被大家一哄抬,谢行俭摩拳擦掌,喜得去好好表现一番。
  所以接下来只要罗棠笙看中的花灯,不论谜底难易,谢行俭均开动脑筋,认真的想题。
  古代的灯谜喜欢去头藏尾、断章取义的出题,谢行俭脑子转的快,未等周围的人回过神,他就已经答了出来。
  京雀楼欢呼声一阵掀过一阵,罗棠笙面色发亮,嗔笑道,“不怪说你是书呆子,虽呆了些,但你书读的好,这些小玩意一点都难不倒你,真真厉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