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5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行俭嘴角一抽。
  与林邵白分开后,谢行俭就回了家。
  他临走前,与林邵白说了他已经不跟清风书肆合作的事,他没有要求林邵白退出雁平的清风书肆,只是提了一嘴,希望林邵白去了京城后,能来罗家书肆助他一臂之力。
  他挺看好林邵白的才华,若考集有林邵白加入,考集生意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谢行俭在家时,不少人来他家探望,有读书人,说是来请教的,也有媒婆带着姑娘上门的,还有看热闹的等等,谢行俭视情况而定,刚开始会出来见见,日子久了,谢行俭就让他爹帮他挡了。
  七月初十,谢家老族长要开祠堂给谢家老三上族谱。
  这一天,林水村热闹非凡。
  老三算是谢长义和王氏的老来子,谢长义这一天尤为高兴,光吃席的桌子就定了不下十桌。
  告祖要赶在开席前,谢长义抱着老三跪在谢氏祖宗前,谢行俭跟着跪在后边。
  这是谢行俭第三回进祠堂内厅,第一回是和谢长忠断亲,第二回是考上秀才,第三回是为了小弟弟。
  老三个头胖乎乎的,谢行俭喜欢唤他团团,因此这小名就这样顺了下来。
  团团的大名是老族长取的,单字一个安,是老族长从“麾之亦安有”中取了一字赐给老三。
  谢行俭明白,老三之所以取名谢行安,里头有他爹娘的意思。
  他爹娘认为老三是他二哥的转世,说他二哥可怜二老,见他爹娘伤心,便隔了十几年后又回到了谢家。
  他爹娘对老三没有大的期望,只希望老三一生平安顺遂,这个安字倒是有这意思,甚好。
  老三上了家谱后,越发长的圆润,但凡去谢家看老三的,都说这孩子有福气。
  村里人说孩子有福气,大抵不过一个“能吃是福”。
  老三从祠堂出来后,似乎胃口大了不少,一天要喝好几次奶,半夜搅和着王氏和谢长义觉都睡不好。
  老三长胖了,王氏和谢长义见天的瘦了下来。
  谢行俭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娘是高龄产妇,奶水本来就不多,老三这样折腾,他娘怎么受的了。
  隔天,他就去泸镇打听谁家有奶娘,花银子请了个经验老道的奶娘回家专门晚上带老三。
  这样一安排,王氏和谢长义晚上终于能放心的安睡。
  过了七月半,林水村要敬鬼节,谢家也不例外,鬼节这一天要吃生食,王氏便让谢行俭和谢行孝去腰河摸了一篮子的莲藕回来。
  一年一度生吃糖莲藕的日子到了。
  鬼节晚上不点灯,这一天是谢行俭这趟回家有史以来没熬夜的日子。
  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后,照旧是捧着一百零八式研读的生活。
  七月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将一百零八式整理了出来。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他的假期也要结束了。
  八月初一早上,谢家人依依不舍的告别谢行俭,谢行俭忍着离家的泪意,带着大包小包,坐上马车往京城赶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